这是一部充斥着商业气息的电影,而且影片的设计太过巧合,但我以为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不必追究它是一场故事,亦或是曾经真的发生过。再美好的东西也会有它小小的瑕疵。只是同样的东西,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可能结果是大相径庭的,更不必用世俗的眼光去揣度。
剧情简介:
1937年的南京,日军攻入南京,战火纷飞,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学生、14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几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结果竟然是那12个处在社会边缘的风尘女子(有两个已被日军杀害)成了保护12个女学生的英雄。这样的一群女子,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战死,女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2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器,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影片一开始的背景就是几近废墟的南京一角,充满着杀戮,充满着血腥,那场景大约就是尸身遍野,血流成河。也许战争的本质就是征服,征服的手段就是杀戮。那时,人性泯灭,良知被扼杀。直到今天,人类的文明又进化了多少呢?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战争还在进行着......
影片随着“书娟”的讲述,我们看到了十几位国军特种兵用身体做盾,去炸日本人的坦克,为的就是救下被日本兵追赶的那些女学生。直到在教堂外,最后一名军官战死。而这一刻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战争揭露的是人性中最为卑劣的一面。所有的道德、法律、规则集体失效,无论是手持机枪的士兵还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大家都是看一天过一天,说不定一颗流弹就要了你的命。因为安全感的缺失,所以杀戮,所以泯灭人性。但这都是好的,真正可怕的,是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你还死不了。 在那样的背景下,活着也的确需要勇气。在那样的背景下,个人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而不堪一击。
整个影片的基调是压抑的,心一直随着情节的进行被揪在一起。虽然偶尔会被小小的温暖与感动一下。直面历史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是中国人的耻辱,更是整个人类的耻辱。希望这个世界有朝一日,没有了战火与硝烟。
我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