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难题并没有附加分。”

对我来说,接受一个东西很简单也很艰难!

其一,底层逻辑很清楚。一目了然。

其二,越简单越好,而复杂的,当然我可以尝试理解,但如果没法再进行“简化”,我坚决不碰。

其三,要的就是大家都看得见的部分,至于看不见的,尽量不去预测。如果看得见的都无法说明白,那么我也不会考虑。

实际上是,很多时候我们遇到阻碍的第一时间都想着那个未曾尝试(踏足)的方向,私以为只要再试试,只要朝那个方向走去,就必定能破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要理解这一点,但不值得考虑。

归根结底,都到了所谓的“困境”、“绝境”,很大程度上就是还没有抓住重点——我始终相信,一些领域的重点压根没有所谓的“瓶颈”,更多的不过就是需要耐心,需要时间。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局面”,与其说是困境、绝境,倒不如说是心境。心急了,贪心了,想要发展,想要迅速壮大,以及迫不及待想要证明自己。

别忘了一点,挑战难题并没有附加分。但很多人觉得这可以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和比别人更聪明。而就我所知道的,一时间的天才灵感是存在的,但强者恒强就个体而言往往不切实际,如果有这样的人,大概是还在“发展”阶段,最终都得回归均值去看。也就是剔除掉两个“极值”再“平均值”,这就是相当程度的“水平”了。

然而,怎么说呢?如果讲故事,通常都是两个“极值”组合,比如最惨的时候如何如何艰难,然后再来个“奇迹”,最终达到了怎样的高度。这是故事。

写作的人都知道,故事就是矛盾,那如果听故事不去拆解矛盾,那就容易被故事牵着鼻子走。

当然,相信故事的人大有人在,这也是股市常出现“极端行情”(震荡),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均值(盘整)。唯有从这个角度去看,那些震荡才显示出其价值,因为它意味着“延续段”,再去评估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成交量。如此,好像也没什么好奇怪或意外的了。

若是只从震荡去看震荡,就像被故事牵着鼻子走是一样的,很容易加入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意愿,也就变成了相信的或不相信的判断问题,相信就容易自己找补理由,不相信也是如此。关键是,自己陷进去了,于是后续会继续跟踪,一旦出现超出预期的结果,进一步又影响和破坏自己的心态,然后很被动,甚至患得患失。更离谱的操作还在后面——把这套“经验教训”用在了当下选的“标的”,结果可想而知。参照物选错了,那么,比较还有价值吗?

也是如此,多少次就是这样被自欺欺人、自以为是,误了大好时机、大好前程。

始终谨记一句话:拿起屠刀的人,必将被屠刀所伤。(以终为始)

别问,问就是——故事是这样讲、发展的。

以上,祝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