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天动物宝宝的守护天使

在动笔之前,先做一个小小的调研吧:请问您或者您的孩子,有没有在动物园里,投喂过猴子、矮种马、金刚鹦鹉?近距离地看动物们吃着投喂的食物,是不是很开心?

但这时若有工作人员劝阻,说动物宝宝们不能吃这些膨化食品、空心菜、玉米芯子等食物时,您有没有觉得沮丧?这时才发现,原来动物宝宝的身边,有这样的一群守护者。

这个周六的下午,广州利世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了广州动物园,化身守护天使,在动物园里巡视,关照动物宝宝们的生活空间,既要安全又要舒适。

广州动物园志愿者驿站,已经服务了十几年,名副其实的守护者。

志愿者们按照严格的规定,分别散在不同的场馆。

实际上岗后才明白,工作难度取决于动物宝宝与游客的距离。

城市里的动物园,如同一架若亚方舟,汇集数百种水、陆、空中各色神奇的生物。它们对人类没有提防,主动亲近。

游客距离动物最近的场馆,就是逗趣园了。这个地方聚集了驼羊、角羊、矮种马,以及香猪等神奇动物,最经常看到有幼小的孩子,小小的手举着胡萝卜、白菜心去喂食,驼羊们伸着长长的脖子吃到了,大人孩子们都显得很开心。

而这就存在了安全隐患,小手离得太近,怕会被啃到;又趁机摸摸毛皮,会沾染细菌。投喂的菜叶子,都不是这些野生动物合适的食粮。

我们的志愿者们,就这样在下午强烈的阳光下,一趟一趟地劝导着“注意安全”“摸了皮毛要去洗手”“这膨化食品不能给猪猪吃”。。。

原来我们做了志愿者,做了守护的工作人员,会这样爱护动物宝宝们。

大熊猫馆是个宽阔的大厅,玻璃墙隔开了安全距离。但人声鼎沸不止、人流如织不尽。志愿者们就在这噪音分贝极高的空间里,来回巡视,若有拍打玻璃墙的,若有攀登防护栏的,都要去劝阻。

好在游客们都很配合。


猴山是个上下落差有三四米的区域,里面来回欢腾跳跃的猴子宝宝们,也是最容易出现投喂的对象。志愿者们举着“禁止投喂”的指示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穿梭,耐心、善意地沟通着。

有诸多大学生志愿者,选择做一整天的时数,甚是辛苦。

黄麂的小丘位于南门里第一站的蹄类动物区,可能它们太小巧了,投喂的情况比较少。远远地有游客向志愿者招手,原来有只小幼崽跑到了网格的外面,幸好没跑到马路上。

四个小时的服务,志愿者们体验了不少咨询,有问路的,有找洗手间的,有孩子让帮忙在整个熊猫馆找几张颜色卡纸的,还有劝阻不要搂着驼羊合影的。。。各种放飞天性,各种家长拗不过孩子的“纷争”。

人生百态,精彩纷呈。

感觉志愿者们虽然辛苦,但也收获了不同角色的体验。施与受,各有不同的感受,能做几小时动物宝宝的守护天使,何尝不是一段令人欣慰的经历。

正如胖胖的总是带着笑容的驿站江站长说的,志愿者们的表现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希望今后再有机会服务动物宝宝们,一起来更精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