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是在做什么?
其实复习就是在考试范围内对已经获取的知识找到自己不会的地方。我们就是从头到尾再过一下,然后确认三个部分——遗忘部分,遗漏部分,错误部分。复习的本质就是通过背诵啊,整理做试卷等等不同的形式来巩固你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1复习同一个知识点的间隔要灵活安排,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一般遵循艾宾浩斯记曲线是比较合理的,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灵活一点安排。把一大段时间分成好几段,会强迫你把已经学过的东西从记忆里挖出来,重新存储一次,从而进一步加深你的记忆。这就是说我们学一个东西,不要一下子安排太久的时间,还有就是刚刚学过的新概念,不要立即复习,稍微消化一下。
2一般考试的时候和学习时的环境一致,考试的成绩最好,但是这个从高考的角度来讲不可能,因为你不可能高考的教室是你平时学习的教室。所以我们尽可能的在和考试相似的环境中学习。在记不起答案的时候,试着回忆一下学习的状况,提前对环境免疫环境一致不一致都能考好。这是因为学习的环境越是复杂多变,学的内容就越能记得清晰长久所依赖的好地方对记忆的限制也就越少。
3复习的形式有顺序提取,也有乱序提取以及对比记等等,这些都应该融入到复习形式当中。每一遍的形式最好都不一样,这样可以增加你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第1轮用的是课程加分章节知识点。
第2轮用的是大纲加思维框架图和乱序的题目。
第3轮直接对着套题去复习。
复习的三个环节
1:日常作业:第1遍复习一定要提前,很多人都是浪费掉了课堂课下自己的学习才是第1遍,更有效率低的人浪费掉了课堂和课下作业,把复习第1轮当成是第1遍。
如果你想比别人快的话,你的第1轮复习应该定位在课下作业上,作业很重要,老师布置的作业涵盖了当天的知识点,也与考试重点相关,要珍惜老师布置的有逻辑的作业。
2:大考前的几轮复习。
从真题出发弄清楚考试的重点和本质。
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不看真题而复习以下几个步骤有助于你复习。
a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b对比今年的考试说明和去年的考试说明,看看变化在哪调整的地方,往往就是出题的重点。
c别光看考试说明,读完考试说明之后,得看看他和近几年高考题的吻合程度。
d真题考察的知识点的分布状况如何确保,对于哪些知识点用什么形式考过,了然于心。
e对着真题要找出难点,发现自己的软肋和短处。
综上注意两点,一定要集中反复做真题,这样你在平时复习的时候才会有感觉真题,一定要时不时拿出来核对,调整你的方向。
制定复习计划。
节奏:我们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因为老师有经验会告知你难点重点,二是自你的自制力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强,自己复习很可能掉队.当然也不要固化,根据自己的水平灵活调整。
过程:第1轮从头到尾过一遍才知道有哪些知识点,第2轮攻克重点和难点,第3轮频繁测试,不要迷信,应该复习几轮,需要明确每一轮的目的并且去核对。
第1轮复习的目的实际上是确认一下自己之前学过的东西,把遗忘的想起来找到错误纠正,遇到难点做第1遍克服并且充重点圈住。这个建议课本配套跟随章节的题目加一套,跟随章节的真题。
第2轮实际上是重点和难点的突击。在这里老师一般会进行专题式复习,我们自己要做的是利用第1轮的成果缩短整轮的复习时间,然后留出时间给重点和难点。第1轮是看的课本,那么第二轮你可以看笔记,再把基础的知识过一遍。这时候看笔记的时候要注重从结构上理解和记忆形成框架感,第1轮是挨着做题,但是第2轮可以直接去看错题了,重点要放到你在第1轮的时候做标记的章节或者知识点团上,包括比较难以理解或者题目难度较大的章节,以及容易混淆的易错的知识点团。
第3轮一般都是通过整套的题目通过这样去乱去提取的。
无论复习几轮,注意明确每一轮的反馈,并且做调整。
考前最后复习
我们要训练固定时间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平时要多训练,在两个小时内集中注意力学习,这样的话你在考场上就不会很费劲,可以很容易的让大脑高速运转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习惯。
过题法:不写答案,拿出练习册一道一道的过题目,对着条件说出解题思路就可以帮助你唤醒解题方法和记忆。
错题本:如果整理的是精华而且不多的话,这些都是考前必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