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股权架构、战略规划、团队配置、未来成长、企业估值、商业模式等等,创业者很容易就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描绘企业未来的蓝图,动不动就是万亿市场规模和千亿市值,赶超“二马”,重建商业逻辑和生态圈。在这里我只能很抱歉的说,脑洞是个好东西,人都是喜欢天马星空,但做投资的不一样,资本毕竟是逐利的。所以创业者做企业保留三分想象即可,剩下的97分麻烦用你的资源、营业额、业务模式这些实际行动来佐证。
创业者最早期的时候有创投思维,懂得利用创投思维来进行企业资本层面的经营,确实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闷声开发技术没错,但除非技术存在唯一性,不然后来居上的例子数不胜数。创投赋能是一种思维手段,以创业投资的思维、知识、技能、商业资源、资本人脉深入持续推动企业发展。
创投赋能含三大顶层思维和九大执行思维。
三大顶层思维是指:可融资型商业模式设计思维、产投结合思维、资本人脉思维。其中可融资型商业模式设计思维跟企业的融资路径相关,既然有引进资本的想法,首先要懂得站在机构角度看项目,理解了机构的运作模式和投资逻辑,自然可以心中有数,快速取舍。创投机构运作流程就四个字--募投管退,靠的是项目退出(上市、并购、回购)带来的收益回报,一只基金大致上是3-5年,一旦到期后项目没有退出,既无法跟LP交待,自身也没有收益。不同机构投资逻辑不同,这里没办法一一累述,但从2018年到现在,共同点只有一个:不投早期。90%的创投机构都不投早期项目,所以很多创业者找不到融资是很正常的事情。早期项目能不能一跃而起,就看三点:技术(纯技术企业除外)、资源池、规模效应(快速铺展能力)。
九大执行思维:
1、人的思维:富有激情、和善诚信、专业敬业、善于学习 ;(一票否决)
2、两优思维:优势行业、优势企业 ; (发掘细分优势)
3、三模思维: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 ;(缺一不可)
4、财务思维: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率 ;(投资的灵魂)
5、结构思维:股权结构、高管结构、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供应商结构;
6、股权思维:控制权思维、激励机制;
7、资本品牌思维:PR公关、资本市场曝光度;
8、资本规划思维:合适的时间拿合适的钱;(融资是一门技术,不是碰运气)
9、合规思维:历史合规、财务规范、依法纳税、产权清晰、劳动合规、环保合规
赚钱的生意跟能投资的生意,这是两码事,不是所有赚钱的生意都必须或者适合去对接资本,并非指这两者有多么本质的区别,而是逻辑和玩法不同。说到赚钱,那黄赌毒利润也很高啊,但怎么就没人摆到明面上来投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