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内向高敏者》阅读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如何才能克服自己不善表达和交际的问题。但是,书没有答案,而是告诉我,没有必要过于在意自己的弱势,应该多去留意和发展自己的优势。
谨慎、专注、自我探索、善于倾听、安静、独立、善于分析、擅长写作、持之以恒和有同理心。
这些都是内向高敏者所具有的先天优势。
刚刚看到这些优势的时候,会有点茫然。我真的有这么好么?这些优势对我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是典型的内向高敏者才会问的。外向的伙伴看到自己有这么一长串优势的时候,早就乐得合不拢嘴了。内向的伙伴才会更多地进行自我审视和意义探寻。
每个内向的伙伴都会在上面这一长串的优势中,找到自己特别擅长的,例如有的人特别善于倾听,有的人特别喜欢思考和分析,有的人特别乐于自我探索。每个内向的伙伴都不一样。
在这些优势中,我特别在意自我探索和擅长写作。前者让我意识到,相对于外向的伙伴,内向的伙伴在这方面确实存在天然的优势,同等条件下,内向的伙伴因为喜欢向内看的原因,往往更容易认识到真实的自己。最近两年的一些自我探索,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使命和价值观,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所带来的那种稳定感和幸福感。所以,阅读自我探索这个章节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这两年自己所走过的路,内心充满了自豪和得意。也让我意识到内向的我们,是不输于外向的伙伴。我们不必在外向的世界里,感到沮丧和失落。
当然,有这一长串的优势,不是说我们内向的伙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天生的优势加上后天的刻意发展,才能让一个优势发挥更大的价值。
我个人蛮喜欢写写东西的,每年会写个10多篇文章。很享受通过写作整理思路的这个过程,也很享受最终交付一篇有头有尾文章的那种感觉。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刻意练习,个人可能只能停留在一个自娱自乐的状态,无法发挥出先天的优势,也无法享受优势带来的更大的愉悦感。
写作让人摆脱消极的情绪和纷扰的思绪;写作能理清个人的感情、愿望、目标和动机;写作能构建关系,比如信件往来或者其他类似的形式;写作有助于灵感的诞生;能让人的思路开阔且深刻。
作者在书里罗列了一堆写作的好处。希望写作能成为我们每一个内向伙伴的好朋友,成为我们在外向世界里的一个避风港。
如果说书本给了我们内向者一个概括式的认识,那生活给了一个更加鲜活的。从内向或者外向的伙伴身上,都可以看到内向伙伴的特点,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一个外向的世界里生活的。
先从内向者的视角看,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看同类伙伴的视角。这次拆《内向高敏者》的时候,有个武汉的拆书帮伙伴到我们分舵来游学。一进屋,我就感觉这位伙伴是一个内向的伙伴。在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就进入了一段沉默,然后,我就去忙活场地点餐的事情去了。拆书结束之后,我和这位小伙伴同路回家,她和我分享了对于一起沉默的感受,她说,有的时候只是在一起,什么都不说,会感觉很自在。估计内向的人才能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因为我很善于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外向的人,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和大家有说有笑,在为人处事中表现地很积极,也很主动。有一段时间,对于沉默我会感觉不自在,好像自己真的是一个外向的人那样了,但是,那其实只是扮演。大多数情况下,内向的伙伴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听得多说的少才是常态。
再从外向者的视角看。有个我比较了解的外向的伙伴说自己很有同理心。但是,据我对他的了解,这位伙伴和内向的伙伴比同理心,真是不太有优势。这位伙伴很乐观,很善于和大家攀谈,也很善于把现场的气氛搞得很欢乐。但是,作为一个拆书家,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了解他们所处的情境,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期望,还需要更多的练习。
当然,同理心泛滥有个阴暗面就是避免冲突。例如,上面这个伙伴说自己很有同理心的时候,我心里怪别扭的。当面指出来的话,对方可能会很尴尬。但是我不说出来,又会很不痛快。意识到自己在避免冲突之后,我当面说出了我的观点,还辅以自己的理由。结果对方很欣然地就接受了我的说法,根本没有我想的那么严重。
可见放下内向者过于泛滥的同理心,也会让我们生活地自在一些。
拆书的时候,我问了外向的伙伴一个问题,就是在他们眼中,哪个内向者优势最有价值?他们的答案各不相同,理由也五花八门。如果对于如何在外向的世界里自在生活还有疑问的伙伴,也可以用这个问题问问你身边外向的伙伴,这个就作为我这篇小文的回家作业了。希望大家活出自己,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