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平教授无疑是一位高屋建瓴的导师,本次专题讲座虽时间不长,也略显仓促,却激起了我对学前教育无数的反思与领悟,也会一直引领着我对学前教育不断思考、思辩、思索,从而更好地指导或者说引领我工作。
虞永平教授是研究课程的大家,一直深耕学前教育领域。这次的培训虽从一个较为宏大的角度展开,但依然能从教授的字里行间找到灵感、找到我的需要、找到制约我发展的困惑,也找到自己的幸福。
如何看待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学前教育,首先要直面发展中的问题。今天讨论的主题便是严肃拷问着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真问题——当前学前教育中的极端思维:
表现一:将管理极端化
表现二:将教师素养简单化
表现三:将教育活动简单化
表现四:将儿童的活动简单化
表现五:将教研工作简单化
表现六:将借鉴和积累简单化
我始终认为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今天提出的六个问题恰恰表明了学前教育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找对问题更是重要的一步,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想把这些问题研究透彻,真正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就会落地生花。
本次讲座中,虞永平教授提出的很多观点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我前进的方向,以下就是我感悟比较深刻地几点,愿与大家分享,也为自己更深刻地领悟与记忆。
首先是关于“将教师素养简单化”的思考。教授提到的很多技能大赛我参加过多次,也切身体会到了其利与弊。有这样的比赛确实是一种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但比赛第一名的老师就一定能教育好幼儿吗?答案是未必。可没有这种比赛我们又如何更好地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呢?我没有答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发展中的人,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他们的发展更为迅速。身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怎能止步不前呢?我们更应该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人才对啊。这不也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吗?
其次,让我感受颇深的是“将儿童的活动简单化”这个话题。这确实是学前教育中比较极端化的思维方式,而我们这么多年也是这样做的,要么重视集体教学,要么全部区域活动。最近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集体教学真的不好吗?不是不好,是过度了才不好。集体教学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确实对幼儿的深度学习大有益处,对幼儿知识系统化的发展功不可没。但仅仅集体教学是不够的,区域活动应该是其补充。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满足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帮助幼儿应用已有经验建构新的经验,同时促进幼儿专注、坚持等学习品质的发展。两者对幼儿的发展都很重要。简单来说,集体教学我们可以理解为深度学习,区域活动是自主学习。一句老话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同样很适用,那就是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这又回到了上一个问题中,那就是教师素养的提升,我们要想有发展,需要做地努力还有很多。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探讨一下“将借鉴和积累简单化”的问题。金灿荣教授和沈逸教授都曾提到过:“世界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本身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是比较认可这个说法的,甚至觉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也是从未有过的变局。最近让我感触很深的事情是近些年来,人们对所谓的“公知”越来越不待见,正是我们结束对西方盲目崇拜的一个很好例子。在这个问题中,虞永平教授提出要“中外兼收、包容并蓄、客观务实”“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是从中国文化中生长出来的理论”。其实总结一下,那就是,无论对于个人或者一个行业,想要有所发展,必要中西兼顾,同时博古通今,这其中的平衡很重要。关注是了解的开始,了解才能建立自信,片面追求西方不可取,关注了解中国文化的路还很长。
我很认可虞老师提出要保护教师创新热情和潜能,因为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还在坚持,有一直从事学前教育几十年的专家、大家,也有刚刚从大学走进幼儿园的新教师,还有备战高考决定从事教育行业的莘莘学子。学前教育有问题,这没关系,找到它,想办法解决它,而在这个过程中,避免极端思维是最根本的原则,实践就是寻找其中平衡的唯一方式,我很幸运身在其中。
让学前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这个话题太大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便是向孩子学习,像孩子那样去深度学习、自主学习,然后像孩子一样认真地做好自己认定的事,做好手头上的事,我相信,坚持下去,便会有厚积而薄发的那一刻。
让学前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行业中的每一个人,相信还在这个领域的同仁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只要我们都还在坚持,还在努力,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中国的学前教育就会向着天平好的一面渐渐倾斜。
我期待着见证中国学前教育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愿与诸君共勉。
蜗牛与花月夜
2021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