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快高考了,爸鼓励她:你一定行的!
我说,你想鼓励人的想法是好的,但不应该用这样的方法。她可能会想:我也想考上啊,万一我不行怎么办?这样就加重了她的焦虑。
如果想要鼓励别人,应该怎么做?那就是把鼓励的重点放在对方能控制的事情上。
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尼布尔在《宁静祷文》中写道:
神啊,
请赐予我宁静,好让我能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
请赐予我勇气,好让我能改变,我能去改变的事情;
请赐予我睿智,好让我能区别,以上这两者的不同。
中国科大前校长朱清时,也用类似的话鼓励学生: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区别以上两类事。
能否被心仪的大学录取,是个外在的结果,我们无法控制。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比如可以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学习时更加集中注意力,老师讲的重点难点反复练习,等等。把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了,心里也就没有什么可焦虑的了。
心理学上有个“控制点”理论,主要探讨人们认为自己对影响自己的事情有多大的控制力。一个人的“控制点”可能在内部,也可能在外部。
控制点在外部的人,认为他们的人生和所做的决定,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而由于他们无法左右这些因素,自然也就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
控制点在内部人,认为人生的事情是由自己决定的,认为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拿考试这件事来说,对于外部控制点的人,考好了他认为是老师教的好、或者自己运气好,考不好他可能说因为题太难;对于内部控制点的人,考好了他认为是自己能力强、准备充分,考不好他会把原因归咎为自己准备不充分。
所以,控制点应该尽量放在内部,放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事前充分准备,事后不怨天尤人。
不仅是参加考试,生活中很多事也是如此。一场篮球比赛,我们无法控制对手的水平,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水平。职场晋升,我们无法控制老板的决定,但我们可以尽力做好工作、展现能力。追求爱人,我们无法强迫对方来爱我们,但我们可以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吸引力。
综上,分清楚自己能控制的和无法控制的,对无法控制的,勇于面对、坦然接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努力往好的方向做出改变。唯有如此,才能大度处世,从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