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珍看中一处店面后,后续工作就得跟上来。
先是在网上查询店内所需大件物品规格品牌价位,大致情况了然于胸。接着我给她说:“咱别怕辛苦,难得我今天把手头工作都推掉,也有空溜达,一起去二手淘宝市场吧!如果有更合适的性价比,还能节约一些。”
同频次的人易沟通,不谋而合,意见高度一致。
在去二手市场前,我通过刘老师添加一位学生家长(经营二手家电多年)的微信。这位同学我也熟悉,只是今年不辅导她了。因手机太卡,我就退出那个班级家长群了。
现在正好有这方面的需求,对二手产品又不熟悉,而这位家长恰是了解该产品的“入口”合适人选。
开店之初,一切需精打细算。为了省银子,我骑着只有三格电的小电驴,载着同事穿梭寻找了四个站台(正值市容整改期间,原站点、线路都有所调整)才发现有通往“二手淘宝大世界”的公交站点。
坐上公交车时,已是下午三点左右。乘车用去一个小时,下车后步行又需十几分钟才到。
进市场一开始我们没直接去找学生家长。之前我给珍说“事要慢慢办”,于是我们就沿着靠前店面一路咨询下去,除了带有目的外,也想弥补一下家电方面的知识。
走访三家店面,除了店主与货物外,市场内是冷冷清清,到处布满灰尘。但不愧为“淘宝大市场”,产品倒是琳琅满目,一应俱全。
这个市场是新建,个别地方仍处于施工阶段。为规范管理原市内几处二手经营市场,部分业主正陆续向这边搬迁。市场暂时的萧条应是过渡阶段。
这几家业主都很实在,报出的价格与我们了解的情况出入不大,二手产品价位不比新品有优势。
收集几张名片,了解“风冷”与“直冷”的区别,对所需产品外观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
之后,我微联那位家长,问她摊位具体位置。原来她家摊位稍微偏里一点,店面不小,楼上楼下两处,经营也很广泛,与之相关的家电都有一些。
学生母亲很热心,带我们楼上楼下都看一遍。她家经营产品多而杂,相对而言价格没有优势,报出的价格比网上新品和其他家的产品还要高一点。
她又带我们去同行处看货架,说如果没有我们需要的,还可以另外给组装。
末了,学生父亲进一步说,他是几个市场群的群主,无论是哪家产品都可以给帮忙联系,说能拿到好价格。
从她家出来,是感受到了热情,但没有寻到理想中的价位,这可能与每家代理的产品不同吧。
回来路上,珍说:“家电市场各家之间有内部价格,互相串货是正常,就像我们以前在IT行业一样,抬高价也是合理,中间人才有回扣吃。”
我说:“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拿到的都是好价格,想想中间的条条大道太多了,真是不应该,糊弄消费者,有些还是朋友介绍的‘自己人’。”
其实,如果是真正朋友,会给成本价加合理范围内的质保费用,再稍微加点利润也是正常,能理解的不会怪彼此不讲究。生意人,利益在先,只要有度就很好。若关系一般,还是自己多跑几家店面咨询。
反过来说,真正会做生意的人,应该不欺生,不宰熟客;多站在客户角度考虑,同等价位要给有保障或更好的产品。客源稳定与增多,生意只会越来越好。
不欺生,不宰熟客,这点很重要,可惜很多人做不到,只看眼前利益。把客户做成朋友的生意人,才真正领略销售内涵;又欺生又宰熟客的人,生意做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