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阅读经典的路上

      从听写大赛到诗词大会,从董卿的《朗读者》到全国各地朗读亭的设定,从于丹讲《论语》到蒋勋细说《红楼梦》……近年来以电视节目或电台主播这些全新的轻松的形式将原本厚重的中华文化呈现在大众眼前,取代了很多娱乐为主、哗众取宠的“搞笑搞怪”,这让人们在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综艺下日渐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如此新颖又强势的切入显然是受大众欢迎的。于是各地方媒体纷纷响应,做出各类试图体现文化的节目。它们似乎已经主导了近几年来综艺节目发展的趋势:传承中华文化。这样的转身让我们观众突然有了一种“洗净铅华呈素姿”的感慨,着实不错的。

      文化,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需要传承。于今年十月,我有幸聆听了省王登峰司长的讲座。在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讲话中,他反复呼吁:诵读中华经典,珍爱语言文字,中华文化需要传承!他还说,孩孑们学跳舞、学钢琴,很精彩,但他们一生中,偶尔用之,点缀生活。真正伴其一生,影响他们面试工作、恋爱婚姻的是能读会说,能听会写——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细想之,确实如此,文化传承还需从孩子抓起。让孩子从小在优秀文化的滋养下启迪心灵,陶冶情操,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这无疑是最好的传承。2017年接近尾声的那会儿,教育论坛提出:教育的未来—阅读重塑教育生态。新华日报也在2017年发表过一片文章:小学阶段的孩子,尤其是儿童,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是因为课本内容相对单一。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这些观点不谋而合的都指向了阅读,指向了文化。

      看来,经典的阅读,文化的传承已经被各级部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家应该记得《诗词大会》的总冠军武亦姝,从小饱读诗书,每日必背,数十年如一日。记者采访她的读诗词经历,各高校教授对她从小浸润诗书的赞赏和肯定,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个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她的事迹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经典的魅力。未来的日子里,必将有更多的人,有成人,有孩子,响应这个时代的号召,走在阅读经典的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经典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潮流,其实那并不是时尚,而是国人对自身文化素养的一种需求。课程标准也很重视阅读积累,规定基...
    凝语朵朵阅读 406评论 0 2
  • 走进《中华好诗词》在简书里来一次文化的洗礼吧!请先关注简书专题:中华好诗词简书专题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中...
    笔若阅读 2,577评论 22 31
  • 很多开源项目托管平台都支持为托管的项目建立主页,但主页的维护方式都没有GitHub这么酷。大多数托管平台无非是开放...
    牛崽儿酷阅读 248评论 0 0
  • 仅以此文纪念,那些曾经拥有的,和已经失去的,味蕾的美好。 在中国古文中,食欲为三界中欲界里两大欲之一。欲望的餍足由...
    Yuning阅读 1,350评论 0 5
  • Renee老师曾经说过,最佳的家庭关系应该是“等边三角形”,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努力去实现家庭目标。...
    江西辰妈阅读 3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