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二、第二義(分五科) 卯一、標【當知此中復有十種隨順學法。】 前面是「第一義」。現在是「第二義」,又一番道理來破除去前面的這十種障礙。分五科,第一科是「標」。 「當知此中復有十種隨順學法」。卯二、徵【何等為十?】 這是「徵」。 下邊是第三科是「列」。卯三、列【一者宿因。二者隨順教。三者如理加行。四者無間殷重所作。五者猛利樂欲。六者持瑜伽力。七者止息身心麤重。八者數數觀察。九者無有怯弱。十者離增上慢。】 這十種也能破壞除去那十種「障礙」的。這是「標列」出來。 下面第四科再「解釋」這十種,分十科,第一個是「宿因」。卯四、釋(分十科) 辰一、宿因【云何宿因?謂先所習諸根成熟諸根積集。】 第一種這「宿因」這句話怎麼講呢?「謂先所習諸根成熟諸根積集」。「宿因」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這位修行人過去的時候,所熏習的所栽培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現在你能夠努力地學習,過去的善根就成熟了。「諸根積集」這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就愈來愈多、愈來愈強了,善根增長了。善根增長,這就叫做「宿因」。就是你現在的成就,不全是你現在的努力,也有以前的栽培,以前的栽培現在成熟了。這表示什麼意思呢?這一個人用功修行,你不要一時之間的不理想你就氣餒了,不要這樣子。你繼續努力繼續努力終究有一天成功了,是這樣意思。如果說是有的人前一生,不是這一生,前一生有栽培,栽培得很好,今生少少的努力,前一生的善根就發生作用了就成功了,當然這樣是最理想的。可是你在前一生栽培的時候,也就是要各式各樣的努力的,才成就的。而我們前一生懈怠沒有栽培,所以今生用功修行就辛苦了。說辛苦那你不修行,不修行永久也不成,所以你還是繼續努力好了,這樣意思。這是「宿因」是第一。辰二、隨順教【云何隨順教?謂所說教無倒漸次。】 這是第二個怎麼叫做「隨順教」呢?「謂所說教無倒漸次」。就是「謂佛所說的聖教」,它是有一個很如理的次第的,你隨順它去學習那就成功了。你不要自作聰明把它掉過來,或者是怎麼地不要那樣。「所說教」無顛倒的漸次。《披尋記》九四五頁:《謂所說教無倒漸次者:前說無倒教授漸次教授義應準知。》 就是二十七卷的後面我們學習過了。辰三、如理加行 巳一、徵【云何如理加行?】 這是第三個「如理加行」。這個「如」字在這裡說可以當作「隨順」講,隨順佛說的教理去努力修行,這樣子。這是「標」。下面「解釋」。巳二、釋【謂如其教無倒修行。如是修行能生正見。】 「謂如其教無倒修行」就是說這位修行人,他恭敬佛的教導,對於佛有信心對於佛的教導有恭敬心。所以如佛所教導的,佛怎麼樣教你怎麼修行,你就「無倒修行」。你不要再有錯誤,佛怎麼教你就怎麼隨順學習,這樣修行。「如是修行能生正見」這樣子用功修行,你會得到無漏的智慧,會得聖道,得到聖人的無我的智慧,就是「正見」,「能生正見」。辰四、無間殷重所作 巳一、徵【云何無間殷重所作?】 這是第四科「無間殷重所作」,怎麼叫做「無間殷重所作」呢?巳二、釋【謂由如是正加行故,於諸善品不虛捨命,速能積習所有善品。】 「謂由如是正加行故」就是你這位修行人能這樣的努力用功,「於諸善品不虛捨命」。你對於修學的戒定慧,修學的四念處這些善品「不虛捨命」,就是不空過光陰。「捨命」這個命,就是你的生命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你不要空過光陰。那麼你能無間,就是不間斷,相續不斷的用功。這個「殷重」就是很深刻、很周遍的。它告訴你說,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就一樣一樣的完全的學習,不要把其他的都不要了我就學一樣,不要這樣,那就不叫殷重。「殷重」有一個深刻周遍的意思。「不虛捨命」是不空過自己的生命的寶貴時間。「速能積習所有善品」很迅速的能夠積習集聚。今天也修,早晨起來也修行,午前也修行午後也修行,晚間也修行,初夜後夜也修行,這樣子修學你這個法門,這叫做「無間殷重所作」。辰五、猛利樂欲 巳一、徵【云何猛利樂欲?】 這句話怎麼講呢?這是第五個。巳二、釋【謂如有一,於上解脫發生希慕。謂我何時,當於是處能具足住。如諸聖者、於是處所,具足而住?】 就是這位修行人,「於上解脫」。這個「解脫」譬如說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也能解脫欲界的煩惱,這也叫做「解脫」。但是更高尚的聖道的「解脫」,那就是超過了禪定的解脫。「發生希慕」對這個上解脫發生了希求仰慕的心情。怎麼叫做「希慕」呢?「謂我何時,當於是處,能具足住。」謂我什麼時候,我也能夠在那個空、無相、無願,那個聖人的三三昧那個地方安住不動,什麼時候能夠成就呢? 「如諸聖者」同於那些聖人,同於那些大菩薩「於是處所具足安住」。這個地方應該是指阿羅漢,或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於是處所具足安住」。在那個空、無相、無願,無漏的戒定慧那裡面圓滿的安住不動呢?這就叫做「於上解脫,發生希慕」就是這個出離的意願很強。辰六、持瑜伽力 巳一、徵【云何持瑜伽力?】 這是第六「持瑜伽力」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持瑜伽力?」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釋」。解釋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巳二、釋(分二科) 午一、標【謂二因緣能令獲得持瑜伽力。】 這是「標」。有兩個因緣,能使令你成就了持瑜伽力的力量。這是標。 下面「列」。午二、列【一者本性是利根故。二者長時串修習故。】 這個「持瑜伽力」,這個「持」是拿到了,拿到了這瑜伽的力量,就是止觀的力量。止修的很好,觀也修的很好,你就取得了這「瑜伽的力量」。如果修止的時候你只是不是妄想就是昏沈,修觀的時候也是不是妄想就是昏沈,止也止不來,觀也觀不來,你就是沒有拿到「瑜伽的力量」。現在說是「持瑜伽力」就是止觀修得好。這上面有二個因緣使令你能成就「瑜伽力」。 「一者本性是利根故」第一個因緣就是本性。就是他的「本性」者,心也,就是他的心。它的本心就是沒有經過修行,他的心性是「利根」,這就是前生的栽培了。他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很銳利,不是鈍的。 「二者長時串修習故」第二個呢?就是我不是利根,我前生的栽培不好,也是一樣,你還是有希望的。怎麼辦呢?長時期的「串修習故」不間斷的去修學止觀,你也自然會成功,也成為一個利根,你的止觀也就成就了。因為「利」這個原因就是你不斷的修習,不斷的修止不斷的修觀,這阿賴耶識就幫你忙了。你頭一支香你坐得很好,你成就那個力量阿賴耶識給你保藏起來了。雖然第二支香又散亂了,我又昏沈了不要緊,你前一支修行的功德在阿賴耶識保存起來並沒有失掉。今天也修,一天坐八支香,總有二支香、三支香修得不錯嘛,那麼阿賴耶識給你保存起來了。那麼第二天、第三天又有進步了,不斷的進步,阿賴耶識裡面你的止觀的力量逐漸地加強了,那麼你就拿到「瑜伽的力量」了,你就成就了止觀了。所以「長時的串習故」,你就會成就止觀了。(20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