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家婆,因为常年劳作的关系,皮肤呈古铜色,背微驼,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或许是因为不喜欢吃零食的缘故吧,黝黑的脸,一笑便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
每天清晨四点多她便起床了,菜农都是起那么早的,就算不卖菜的日子,她也睡不晚。然后便开始忙碌了,总有干不完的活儿。我非常清楚这样的农村妇女,我奶奶八十多岁了,也一样闲不下来。干活会让她们感到有价值感,谁也劝不住。
中国的所有传统美德: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在家婆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她不是我家婆,甚至如果我们不住在一起,我想我会一直对她充满善意的。
可是从我们住在一起,三年多之后的今天,我感到心里积压太多对她的情绪。我们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于是我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排遣,以下文字只属于我个人感受。
02
每当因为过渡劳累,家婆出现身体不适时,她的至亲会因此产生深深的愧疚,为了躲避这种愧疚,要么让自己变得麻木、无所谓,甚至视而不见;要么反过来谴责她。
当因为此事,争吵发生在我组建的家庭时,我感到如此难受。我无力改变她们原生家庭的交流模式,而又不希望这样的模式延续到我的下一代。我告诉自己,做好自己。有人说,孩子会追随能量高的人。可是当我发现,我的孩子也开始会对家婆大喊大叫时,我的心纠了起来。哦,我真的能量有限!
不,我不是想指责我的家婆,她没错,她在那样的时代成长起来,就是那样的了。如果说指责,那她又该指责谁呢?
她如此辛劳一生,却无法获得应有的肯定,只能拼命干活,让自己感到有些许的存在感。哦,这样的生命多可怜!我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也不希望我的后代重蹈覆辙。
当我看到这样的话:没有自我,就等于混同其他人,并在人群中消失。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就无法出现在我们身上。
“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这样的词语撞击着我的心灵,我感到自己的生命对此有种莫名的向往。每一个生命都渴望活出自己应有的样子的吧。
那么首先我应该了解自己,清晰自己的需要,然后为自己负责。
如何了解自己呢?
克里希那穆提说:观察我与外在人、事及内心种种活动的关系,我才开始认识自己。
我希望我组建的家庭,大家能好好说话,我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并请求帮助,我也能聆听他人的需要,并为他人的幸福做出贡献。
我渴望活出真实的自己,不压抑、不委屈求全、不恐惧,也渴望自己的后代能拥有一个健全的自我,活出他们应有的样子。
那么开始吧!
03
我:婆婆,看到您如此辛劳,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会觉得是因为我全职在家带孩子,没有撑起一部分的经济,您才不得不如此辛劳的。可实际上我们已经衣食无忧了,所以可以请求您只做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事吗?
婆婆:我听到,你在经济上感到压力是吗?我负担起你组建的家庭的一部分经济,这让你感到,在这个家我比你重要,你有被越位的感觉,为此而感到不安,是吗?所以你希望我可以安享晚年,放手让你们自己去奋斗,是吗?
我:是的,婆婆。您什么都做,会让我感到很无能,必须依赖你。特别是,看到你也不停想去帮我的儿子时,我感到气愤和害怕。我不喜欢这样,我和您的儿子已经成年,我们必须去经历该属于我们的压力,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去成长,去担当。
婆婆:我听到,你有些气愤,你觉得我的过渡付出反而阻碍了你们的成长。你想与我的儿子共同去面对属于你们的生活,是吗?你还担心,我经常忍不住想去帮你儿子,会影响你儿子的自立,是吗?
我:是的,婆婆。这样的理解真的让我很高兴。不把我对您的情绪当成您的错,这真的不容易。我有情绪,但情绪是我属于的,我应当对此负责,并去调理。理解会让情绪恢复一大半!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默默祝福您!因为有您才有我的另一半,才有我现在两个可爱的娃。
母亲节,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祝更多的婆媳学着相互理解,因为我们都是当妈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