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很有意思,孩子们很喜欢;但同时作为一个全新的单元,该怎么用教材教,大家普遍比较困惑。这是个什么单元呢?
这一单元是统编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学习预测。它的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想,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这一单元共三篇文章,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为略读。
这三篇文章教学时应有侧重:《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重在学习预测的方法,知道预测要有依据;《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重在运用上一节学得的方法,练习预测;《不会叫的狗》重在让学生独立预测。
教师在进行单篇课文的教学时,要有单元整组意识。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注重在有梯度的预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教师可结合课文交给孩子预测的基本方法:结合文章题目、结合文中插图、结合文章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对比:
一、对比自己的预测和同学的预测,验证预测的合理度。
二、对比自己预测和故事,验证预测的准确度。
三、对比文中的不同结局,理解不同结局的不同用意,感受作品的多元化。
教师要善用文中批注。比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中有批注,这些批注即是在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完了这一课,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后两课的学习中边读边写简单的批注,以彰显其学习预测的过程。
要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表格所呈现的内容以及小泡泡里的内容都指向预测的方法:结合插图、结合题目、结合文中线索,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出现,以帮助学生学习预测。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两道题,第一题通过交流平台既提示了预测的方法“要联系常识和生活经验”,又引导学生通过与原文的对比,验证预测的准确度。本课第二题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是对预测的一个练习,教师要对这六本书或文章有了解,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学生预测的合理度与准确度有一个评判。
《不会叫的狗》设计了三道习题,第一题练习独立预测故事结局。重点说这样预测的理由。同时感受不同结局的不同用意。第二题把自己预测的结局分别与文中结局和同学的预测作对比,在对比中矫正、纠偏,让自己的预测朝着准确与合理发展。第三题不容忽视。“选一本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他们听。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单凭教材中的三篇文章让学生熟练掌握预测的策略是不现实的。学以致用,大量的实操性的练习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可以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利用阅读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读的训练,孩子之间利用课间也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这几年绘本教学风靡,在图画书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运用最多的阅读策略恐怕是预测,看封面,预测。看环衬,预测。在讲读图画书的过程中,预测更是几乎无处不在。
闫学老师在她刚刚出版的新书《上一节高阶阅读课》的自序中谈到:当我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便渐渐发现,看似无懈可击的课堂,恰恰隐藏了课堂中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这样的课堂更多的是动人的吸引,是完美的控制,是知识的最大化传递,而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空间,没有激发学生追问的意识,教师只是把现成的真理从口袋里拿出来双手奉送给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变成知识的俘虏,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却逐渐丧失了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寻求知识的能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热爱。这不是我想要的语文课。说得真好!
她接下来谈到:我一直追求的是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高处,像攀爬一节又一节的阶梯;我拉着他们的手,一起努力向前、向上。我们不断挑战自己的体能,突破自己的界限,因为我们坚信,最美的风景在高处,在远方。那么让我们藉由预测单元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体验到思维深处的泉源喷涌,感受到不断到达新高度的欢欣。”上一节高阶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