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古弯身向母亲施礼:“师母召唤,有何急事儿?”
母亲叹口气,将刚才与王世名、夏学的争执简要地诉说了一遍。胡兴古听后,眉头紧锁,沉吟起来。
“胡师兄认为此事如何处置最为妥当?”我站在母亲身后,仔细观察着胡兴古的表情。
“仅凭王世名一人所言无法断定真假。我认为一个是去县衙设法见师父一面,核实是否 真有此事,一个是找个能言善辩之人对王世名旁敲侧击,警告他不要为一己私利落下千古骂名”胡兴古斟酌地说道
“胡师兄言之有理。只是我们现在......”
"学生正有一事要禀告师母。年前我姨母来信,接我去省府读书还可便宜参加今年的乡试。我因忧心母亲一人在此就一直拖延未起身,正巧前日姨母捎信儿来,已在省府为母亲做了妥善安置解我后顾之忧。这两日我未来书馆也是在家安排启程事宜。今天趁此机会,正好跟师母师妹告辞。先生的事儿,我会一直记挂在心,如果在省府能认识管辖此事的大人,一定求人帮忙”
“可是......”我拦住母亲的话头,微微一笑,道:“如此多谢师兄了。师兄这一去定能蟾宫折桂”
“谢师妹吉言”胡兴古犹疑得看了我一眼,道:“那王世名.....”
“胡师兄不用挂心,即便那借据是真,也绝不会牵扯到胡师兄身上”
胡兴古的脸红了,又想说些什么,我转身吩咐小厮道“胡相公这几日甚忙,快送他出去吧”
胡兴古带着一丝愧疚对着母亲和我深施一礼,“师母师妹多保重,这次如果侥幸得中,定会回报师恩”说完,他随着小厮离去。
“慧娘”母亲担心地看着我,
“母亲不用担心,这次事件让我们看清了周围人的真面目也是好事儿。至于我的婚事,母亲还是再择良人”
“胡兴古如果真能中举,也不失为一桩好婚事”
“母亲,女儿平生不求大富大贵,只愿得一知心人,白首不相离。如果他根本就没把我放在心上,再高的功名,再大的权势,与女儿有何益处?”
“这个世道,女子终究是要有个依靠的。你若不嫁个有出息的人,将来生活困苦岂不害了自己一生?”
我握住母亲的手,安慰道“女儿明白母亲的苦心。母亲放心吧,您和父亲给女儿的名字有个“慧”字,以女儿的聪慧,还能把日子过成叫花子不成。”
“你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唉,我不管了,你爱怎样就怎样吧”母亲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