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另一面

内向的另一面

        从小到大被大人们称为内向的人,而一直以来“内向”一词对我来说是个贬义词,它通常与害羞、胆小、不爱说话,腼腆划等号,用北京话来说就是“杵窝子”。于是我把自己定义为性格不好的人。我时常会自卑,总在比较,总在羡慕:“为什么弟弟妹妹们都那么开朗,敢说话,性格真好,我就不行。”

        后来参加工作了,工作能力被领导认可,和同事相处融洽,时不时听到身边人对我的评价是:“性格真好,踏实稳重,随和”。听到夸奖,我暗暗窃喜,但心里还是羡慕那些敢说,敢秀自己的同事们,身在职场我这个内向的人还是不如那些外向的人容易得到赏识。

        听了30多年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我开始反思:你对自己的性格怎么看?内向到底是好是坏?

        两年多的全职妈妈角色,让我安静下来,开始内观自己,对“内向”这个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今天也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和同样是内向性格的您产生共鸣。


一、内向、外向没有好坏之分。

      性格没有好坏,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拥有同样多的优势,只是有不同的优势而已。不用刻意改变,要接纳自己的性格,做自己。同时因为性格带来的一些负面想法和情绪,我们需要学会管理和疏导。

二、内向不等于没想法、不思考。

      外向的人因为爱说,无形中创造了很多思考的机会,而往往内向的人很容易陷入“反正我也不说,也懒得思考”的局面。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可以不表达,但一定要思考。这也是我这两年来不断践行的。做了全职妈妈,远离职场,但绝不能不成长,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每月完成读书计划,录入读书笔记;参加育儿和个人成长方面的课程;在公众号里开始练习写文章,就是为了让自己始终保持学习,思考的状态。当坚持下来,我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上来了,思考总结能力也提高了。同时我也在想,也许正因为我这份内向让我更愿意安静下来去读书、思考,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三、锻炼说的能力。

      坦白说,至今我依旧羡慕那些能清晰表达自己想法,能在大众面前落落大方具有演讲能力的人。但我想这些能力与内向或外向没有多大关系,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提高的。我喜欢给小朋友讲故事,于是做了“达达妈妈讲故事”微信公众号,通过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也锻炼了自己语言输出的能力,从一开始的磕磕巴巴,到现在可以运用不同的语气呈现不同角色,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同时近半年来我参加了一些线下的课程,课上会有小组讨论,发言,角色扮演,这些都帮助我提高了演讲的能力和自信。随之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新定位,成为一名培训师分享所学;成为一名故事达人,用声音温暖孩子的心灵。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性格无好坏之分,首先要接纳自己的性格,调整好心态,不与他人比较,做自己!与此同时,接纳不等于不改变、不进步,坚持学习修炼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善于思考、会表达,有自信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攻略1了解感受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男孩哭的很伤心,家长会这样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告诉你了,...
    乐泽阅读 229评论 0 0
  • 跟大家分享今天的攻略积极倾听重复法。积极倾听并重复孩子的话,也是接纳感受的一个攻略,但如何重复孩子的话,有特定的句...
    乐泽阅读 448评论 0 0
  • 我决定开始每天写作训练,这一周多的学习让我收获蛮多,第一阶段作为一名责任督学,接受关于督学这一工作职责,方向,任务...
    小小莹老师阅读 803评论 4 1
  • 面对家长质疑老师,抛出的各种尴尬问题,老师该如何回答?是避重就轻还是实话实说?或者言过其实? 如果避重就轻,家长会...
    宋弘阅读 170评论 0 0
  • 有没有办法一眼扫过去,就知道一篇很长的文章是讲什么的呢? 词云图,就是做这个用途, 就像下面这张图, 看过是不是马...
    CoryLiu阅读 98,800评论 11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