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lphaGo完胜人类,google无人驾驶车驶上公路,“人工智能”这个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在你惊讶或者欣喜的同时,是否会有一点担心,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替代人?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薛兆丰老师在直播中的思考。
1、知识不可能集中,经济协调需要人的判断
计算机不可能彻底的计划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的需求是不可以量化的,关于需求的信息是不可以集中的。
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中指出,知识不仅仅是图书馆里面的知识、科学知识,知识尤其要包括那些关于谁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东西,他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得到什么样的质量的产品的知识。
这样的知识永远是分散的,永远是落在具体的人的脑子里的,而且有他的能动性,需要刺激才会反应出来。人工智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它不能量化那些难以言语的、难以量化的需求,它不能够把这些需求变成一个有权重的、可以计算的方式。
人的需求哪怕你可以满足,他也还会新增一个新的需求。一个女登山运动员如果坐上直升飞机飞到山顶,会被认为作弊,她得爬上去,为什么那么辛苦、那么折腾?因为不能稀释登顶的荣誉。这种事情计算机计算不出来。
2、有新知识就必有新变化,未来不可预测
未来不可预测,欧文·费雪在《利息理论》里面讲过一个钢铁的逻辑,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三段论:
社会的发展会受到知识的影响。我们的知识有变化,行动就有变化,社会发展就会有变化;
知识总是在增长的;
这个知识的增量,对我们人的行为也有影响,这部分新增长的知识,我们今天不知道,所以未来不可预测。
未来不可预测,哪怕人工智能引进来了,它也不可能做一个完全的推测,这是钢铁的逻辑。
3、科学理论来自想象力,产品的好坏靠人判断
人的想象力是机器没办法替代的。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从数据到理论之间并没有一条必然的逻辑通道。”
你看到很多数据以后,不会自动想到一套理论的,他当中有一个飞跃,靠想象力做出来的飞跃,这是你光看数据不会达到的一个境界,你会有一个新的理论。
人工智能,是你教它怎么去学,他才去学的。新的东西、新的想象、新的理论,它想象不出来。
计算机能不能做出一首跟莫扎特一模一样的曲子?可以的,因为计算机可以随机作曲,排列组合,总能排出一首小夜曲来。但是计算机在做那么多的曲子之后,它知道哪首曲子好听,哪首曲子不好听吗?不知道,因为这里需要人的审美和判断。所以机器不能替代人。
4、人与机器也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机器越多人越贵
机器不能替代人,最关键的是比较优势原理。
机器和人需要互相配合,机器越多的地方,人的价值越高;男孩越多的地方,女孩的价值越高;皮很多的地方肉贵;机器越多的地方人越贵。
那人怎么办?人去学那些机器做不到的事情,学那些耐用的知识。有机器,不管任何情况下都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
以上就是薛老师的理由,我也觉得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出租车司机,但取代不了为无人驾驶编程的工程师和负责外形美观的设计师。
这个变化跟火车司机取代马车夫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不必惊慌,拥有学习能力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