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西北,我很是向往。生长于江南水乡的我,从小渴望走进一个与自己的生活世界迥然不同的神奇天地。一直以来,我都渴望能够踏上这片广袤、苍凉而神秘的土地,在阵阵驼铃、悠悠羌笛和有序雁行中寻觅那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九月,对于宁夏来说,正是草木茂盛、适合出游的季节。带着行李,转道上海,终于向朝思暮想的宁夏出发。
在去宁夏之前,相信很多人心中会有个问号,他们各自在心中勾勒着答案,大多用了印象中的“塞北大漠”、“大西北”等词汇。朋友听说我要去宁夏,竟然一脸茫然:宁夏!沙漠?骆驼?枸杞子?
想象中的宁夏是孤寂、荒凉的,没来过的人会把这里想象成荒凉落后甚至飞沙走石,而来过的人又常常惊叹这里实在是超乎他们想象的安宁安静和干净,特别是银川平原是一派江南气息。唐代诗人韦蟾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塞上江南旧有名”,这情景至今未变。
当我真正进入宁夏,目之所见,足之所至:这里不仅有浩瀚无垠的大漠和翠岚接天的峻岭,还有滔滔的黄河、稻花飘香的大平原和碧波万倾的湖泊,雄浑壮丽的边陲地貌和灵秀旖旎的水乡景观,交织成一幅幅奇伟多姿、气象万千的塞外风光画。
我心中的改变,从来到银川开始。银川这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是一个园林般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就像置身于一个大公园。
从繁华的首府到美丽的乡村,宁夏之美,不仅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美,神奇灿烂的人文美,更有民风淳朴、回汉团结的心灵美和建设发展的时代美。
宁夏,作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黄河上游地区,和陕西、甘肃、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虽然没有这几个近邻的名头响亮,却一直有着“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天然优势和“塞上江南”的自得。这里有别具一格的回族风情、神秘苍凉的西夏王陵,还有蕴含远古文明的贺兰山岩画……慈祥的母亲河从这里蜿蜒流过,水流平缓,河面宽阔,这里是河套文化与丝绸文化的交融区,风光秀美,稻香鱼肥,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秋临宁夏,不再是大漠孤烟的悲怆;也不再是长河落日的凄美,反而是一片生机,处处苍绿。沙水相连、刚柔并济是宁夏的生动写照,苍茫大漠与水乡绿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交织出一幅绚丽的五彩画卷。正是这神奇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走进宁夏。
宁夏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独特的西夏文化。宁夏是是中国的穆斯林省区,众多的清真寺,浓郁的伊斯兰氛围。西夏文化和回族文化,是宁夏最为重要的两大文化。宁夏虽小,但风景种类却颇多,而且大开大合,性格鲜明。
坐落于银川西边贺兰山下的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彰显着银川的历史韵味。鎏金铜牛、人像碑座、西夏残碑……一件件珍贵文物让人大开眼界。西夏王陵的建筑规模,同明代十三陵相当,它是神秘的西夏文化最宏大的见证。西夏王陵在岁月的侵蚀下只剩下巨大的土堆,一个个地立在风中。人们可以想见它曾经的辉煌,然而这却更加令人体味到它现在的苍凉。
波涛汹涌的黄河从沙坡脚下流过,一路东下,缔造出了“塞上江南”宁夏平原,也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化。宁夏中卫市西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部沙坡头,一边是黄河,另一边是腾格里沙漠,不仅有西北风光之雄奇,展现出一望无际的雄浑与壮美,又具江南景色之秀美。大漠、绿洲、黄河,宁夏风光的特点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宁夏湖泊湿地众多,古有“七十二连湖”之说,比较著名的有沙湖和鸣翠湖、鹤泉湖等。在众多湖泊中,当数千金陂水面最为辽阔,次之当数高台寺湖,据明《弘治宁夏新志》记载:“高台寺,城东十五里……下有大湖万顷,水色山光一望豁然。”银川大地湖沼连片,水天一色,“七十二连湖”之说便是最好的写照。所以,在银川可以见到大片的良田和湖泊养殖区。
宁夏地势平坦,银川平原和贺兰山东麓众多的湖沼湿地,像串珠一样呈链状分布。烟波浩渺的湖水与金黄如画的沙漠依偎在一起,沙湖浓缩了宁夏的美景,被誉为“塞上明珠”。南方多水景色秀丽,但是缺少了一点雄浑之美;西北多沙景色雄奇,但是缺少了江南水乡的柔美。而沙湖把这两种美景融合在了一起,是塞上江南的真实写照。
随着各民族之间融合趋势的进一步扩大,宁夏地区可以说已经会聚了天下五湖四海之人,以至于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宁夏人有天下人,而天下少宁夏人。由于这里迁移来的南方人较多,风俗近于江南。在有关宁夏的各种版本的地方志上,都注明此地“有江左遗风”。
明代流寓银川的文人众多,他们大多来自江南,为了抒发自己怀念故乡的感情,他们写了很多描写银川风光的“八景诗”一类的诗词,诸如:《月湖夕照》、《汉渠春涨》、《西桥烟柳》、《官桥柳色》、《贺兰晴雪》、《大河春浪》等等不可胜数。
宁夏之美,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内里,让人倾心。在美丽的宁夏,我们看到了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友爱与和善。对我来说,来到宁夏,有种圆梦的感觉。
我觉得,在宁夏旅游,适合懒人,适合慢游,适合休闲,我认为这是到宁夏旅游最合适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