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英德对战。德军的密码非常牢固,英军想尽办法也破解不了。但是,英军情报部门的人非常聪明,他们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破解密码上,而是通过总结掌握德军每个话务员的特点,再根据他的发报频率、发报地点,从而判断他所在部队的动向。比如,原先三天发一次报,现在一天一次,甚至一天两次,说明所在的部队近期活动频繁;再比如,过去是从A地发报,现在发报地点出现在B地,说明所在的部队进行了迁徙。
通过获取这些信息,并加以提炼分析,英军最终战胜了德军。
由此可见,获取信息对对战双方来说至关重要。同样,在生活中,获取有效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好在《像间谍一样思考》一书,把如何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手把手地教会了我们。只要你掌握并灵活运用,获得竞争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步,锁定向谁获取信息。
有一个商人想进驻商场,但商场的柜台基本都是自己掌握的,而且老板非常难找。如果你是这个商人,你找谁?商人跟你想的一样,先找下面的员工,他们不清楚老板的行踪,也不愿意透露老板的电话;找保安,保安表示无能为力。怎么办?商人不死心,把获取信息的目标锁定在保安身上。他转头买了个苹果6,趁没人的时候塞给了保安。果然是手到擒来,保安把老板电话给了商人。商人终于成功入驻,赚得盆满钵满。
在这里,我并不是鼓励你去向谁给好处,而是想说明,有时候获取信息的人并不是你认为重要的人,很可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
第二步,注意获取方式。
很多时候,人们对单刀直入的问话方式非常反感。但是,如果换一种委婉点的表达方式,接受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人家问你:“你今年几岁啦?”对女孩子来说,肯定不愿意回答啦,但如果人家问你:“你属什么呀?”你的抵触情绪可能就没那么强了。但有心人一样能从你的回答里知道你今年几岁。
获取信息,关键是要让对方多说。所以,你采用的技巧,一定要让对方乐意说,至少不抵触你,双方对话的氛围安全。至于如何营造安全的对话气氛,昨天的剽悍晨读里已经讲了,其实就是要让对方觉得你真诚。
第三步,对信息存疑。
对于获取到的信息,直接拿来用的是笨人。信息社会,信息多如牛毛,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不怀着一颗质疑的心,贸贸然就使用,可能连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又是一年高考时,去年,山东考生徐玉玉案尽人皆知。她接到了一通声称发放助学金的陌生电话,要求她将学费先打入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晕厥致死。
虽然在电话之前,已经有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但如果徐玉玉能对这个信息有一点基本的怀疑,尤其是在涉及到钱的事情上,能多一点怀疑,那悲剧可能不会酿成。比如,她可以打电话问当地教育部门,我的助学金是不是拿下来了,金额大概有多少?或者问问骗子,为什么要先给钱?或者至少缓一缓,多问几个人该不该相信。
因此,我们对获取的信息要多渠道核实,全面了解,确信无疑后再来使用信息,这样做出的决定才能更加客观合理。
以上,为晨读带给我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