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美国的一档脱口秀节目”Today Show“中,几位主持人对当时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作出了一些好奇的讨论,例如email地址中的@符号应该如何发音。可现如今,互联网已经像水、电一样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每天通过微信交流、淘宝购物、扫二维码付款等等。当人们对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习以为常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互联网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
一、互联网早期的商业模式
一个产业早期领导者选定的商业模式对这个产业几乎是决定性的。 - 《浪潮之巅》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汽车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是一件奢侈品,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汽车。但是福特公司做到了让汽车成为平民百姓能够买得起的交通工具。在汽车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如果没有福特公司选定了大众化的商业模式,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都会是有钱人才能够使用的商品。
而在互联网行业,这个早期的领导者指的是由杨致远创办的门户网站 - 雅虎(Yahoo!)。雅虎不是第一家从事互联网服务的门户网站,但却是制定了互联网行业商业模式的公司。互联网早在雅虎创立的十年前就已经成立,它最初是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出钱,为美国大学的教授和学生提供上网服务。但是当互联网开始面向公众的时候,美国在线、ATT、Verizon等电信公司企图像控制电话网一样控制互联网。而雅虎创办的门户网站从一开始就是免费的,雅虎为互联网提供了分类整理和查询功能, 所有人都可以免费通过雅虎找到想要的信息或者网站。雅虎这样的做法为互联网公司树立的榜样, 从1994年到2000年,可以说是互联网的航海时代,各类网站相继出现,每个政府、学校、公司都在创建自己的网站。这就导致了互联网上的内容呈几何式的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这些都归功于雅虎首先定下互联网行业的游戏规则:开放、免费和盈利。
二、互联网是以软件为载体的行业
互联网是一个非实体的产业,我们所说的“上网”,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在使用微信、微博、支付宝这些软件。软件的产业链相对实体行业要单一,一个实体行业的产品研发需要很多环节的供应链做支撑,所以研发周期相对来说会很长。但是互联网的开发讲求的敏捷开发,即“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可以几天时间快速的上线一款产品,然后再慢慢的做功能迭代。
其次,软件的推广和传播极其的便捷和迅速。实体产品在生产过后,用户需要通过线下体验,或网上下单购买,再由快递公司发货等诸多环节。而软件可以方便的安装和体验,出现bug可以快速的推新版本进行修复,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互联网产品可以很迅速的推广和传播,进而更容易积累用户群体。
三、互联网精神
最近中兴被美国商务部下达出口禁止令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高精尖科技上的落后,芯片技术被美国几家巨头企业牢牢掌握,再加上专利所树立的技术壁垒,让中国很难在高端芯片上有所突破。
一面是芯片领域的举步维艰,一面是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甚至在某些互联网垂直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追其根本,是因为互联网精神讲求:自由、开放、合作、共享。正由于互联网精神,让这个行业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Google的操作系统Android是开源的,数据库MySQL是开源的,后端开发框架Spring+Spring MVC+MyBatis是开源的,大数据也有Hadoop、Spark等开源解决方案。
当然,互联网能够成为今天的样子是与坚守互联网精神的人们密不可分的。比如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一个负责互联网标准的开发和推动的组织,互联网上重要的网络协议都是由这个组织制定的,比如TCP协议、IP协议、HTTP协议等等。这个组织充分提现了自由、开放、合作、共享的精神。
当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给我们便捷的时候,不要忘记那些互联网的先驱和标准制定者,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互联网才真正成为了互联网。
参考
- "What is the Internet, Anyway?" - 美国脱口秀Tody Show,1994年
- 杨致远、菲洛和雅虎公司 - 浪潮之巅(第三版)
- IETF:互联网精神的典范 - 阮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