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打来电话,说,刚收到诉状。
我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一声,别客气。
W说,嗯,会的。
挂断电话之后,再也没有接过W的任何事宜,就连不离手的微信,也极少回复。
我知道,她在忙,用她自己的方式在处理着。
一晃眼,半年过去了。
W约我喝咖啡,就在上次她最喜欢吃的麦当劳旁边的靠窗那儿…
见到了W,仿佛换了个人似的,越发精神与漂亮。
我悄悄地问,那事解决了吗?
她说,早都过去啦!
我接着问,怎么过去的?
她说了些经过……我在一旁听着犹如坐了回过山车,心惊胆战地。
因了解W的性格,她喜欢在独立的空间里沉默,大小事情亲力亲为,大小情绪也莫不吭声,唯有在一旁陪伴着,便是她最想要的慰藉。
经历让我们学会更为理性地对待事物,可我们还是被陷入了困境里,没有人能帮助我们自己,因而再多的安慰也无益,现实就是,能帮助到我们的人就一定要花好多好多钱。
许久没哭过了,回忆着这一路的跌跌撞撞,
有时,语言的确是最苍白无力的言语,
谁都知道要“放宽心”,
但那都是需要时间去让这一切“变好起来”,
不,甚至可以变得更糟糕。
我不想懂未来,那太遥远,
我也不想懂以后,不现实。
人生就是这样呵,可别着急,
这既漫长又荏苒的光阴啊,
在你的年龄里划下一道道印记,
感觉不到疼了,才叫“成长”。
可这些,不正是成长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