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儿子今天正式放寒假,高三娃和家长们对这个寒假肯定都很重视,在高考冲刺前,这个寒假该如何好好把握?
时间上看,学校安排了两周的网课,此外包括春节在内,开学前还有两周的放假时间。
我问孩子打算怎样安排,孩子说除了学校的网课,还有自己报的网课先上完,然后他还想报一对一的英语和语文。
我当然满口答应,这个时候,孩子想冲刺一下有什么不好的呢?
孩子一直觉得我对他的学习比较宽松,表现就是我从来不主动给他选择课外班,我经常说的就是:按照学校老师的节奏,先把学校老师让你们完成的任务完成好。
事实是学校的师资条件都是相当不错了,家长会上,高三年级主任也说过:我们有多年带高三的经验丰富的老师,我们也有海量的高三复习题库,同学们请先学好校内的。
我是很同意这种观点的,所以从孩子小学起,我从不主动给孩子报学习方面的课外班。
而且孩子特别是到了高中,一定要培养自学能力。现在的孩子因为有太多的教辅资料,太多的渠道,遇到不会的,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就连一些需要自己整理的公式定理语文英语的字词篇章,都有现成整理好的。不像我们那时,如果不会,首先是自己不断地思考,有时为了一道题,要思考整整一晚上。语文英语的知识总结也都是自己动手整理,久而久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总结能力都提高了。
我有时会问问孩子:你们课外班老师是真的比学校老师讲得好吗?儿子说那倒没有,我们学校高三老师都挺厉害的,比课外班老师讲得好。但是课外班是比学校进度靠前,我相当于提前复习一下,还有人少的课外班有更多的针对性,学校老师更重视基础。
果然和我想的不差,课外班起到了提前复习和课后巩固的作用,其实对于特别自律和有自己方法的孩子,课外班上不上都是可以的。
儿子从小的时候,我就对他的身体素质很重视,所以我选择的都是体育方面的课外班。
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的轮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和体能训练,都是在我的安排下,报班学习。儿子从一个瘦小的猴子一样的小男孩,终于长成了一个健壮的大小伙子。从小的锻炼没有白费,高中后,体育课全部A或者A+,还学习了棒垒球和柔道,乒乓球技以后在学校打个比赛毫无问题。
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我算得上是很佛系了,身处海淀,鸡娃的家长实在太多了。孩子爸也觉得,孩子从小不要太累,在这点上,难得一致。
上了初中,我对儿子说从现在开始,你要培养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外班就停掉吧。整个初一孩子没有一个课外班,周末睡睡懒觉写写作业打打球,非常快乐。到了初二的时候,孩子跟我说妈妈,班上同学都在上课外班,老师上课的时候,刚刚开始讲,全班同学都能回答出来,我还没搞明白呢,太气人了,我也要上课外班。
我不得不感叹现在这个教育氛围,不上课外班都不行了,我让孩子打听同学们上什么班,自己也在同事和家长中咨询,一开始孩子一口气,把所有科目都报上了,后来逐渐精简到四科,尽量安排在周末一天上完,另一天可以休息一下。
课外班上多了,孩子慢慢也鉴别出来哪些班老师讲得更好,后来所有的课外班都是孩子自己选择,我只负责掏钱和接送就可以了。周末的打球被迫挪到了寒暑假,在我的坚持下,儿子的身体锻炼还好没有落下。
我和孩子也慢慢达成了共识,不管上多少课外班,课内依然为主,课外为辅。不管老师怎么讲答案,自己一定要动手去做,听明白不算,要动手写出来,这样才算彻底搞明白。
现在高三儿子面临高考,从这几次的考试成绩来看,儿子的排名虽然没有太大的进步,但是很稳妥,并没有特大的失误。他总是跟我说你别着急要相信你儿子,不焦虑不着急是不可能的,但是想想现在逼迫孩子学习是完全没有用的,如果出现厌学就更糟糕了。就算拼尽全力考上了好点的大学,如果孩子没有学会主动学习,没有学习的能力,没有探究的精神,将来去了大学,难免还是会出现问题。
儿子曾经跟我说到了大学他要做三件事:1是不管学什么专业,他都要好好学下编程,2是他要参加社团活动,弥补下高中没有时间参加的遗憾,3是坚持锻炼身体。我很支持赞成他的想法,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正是我对儿子所希望的,此刻的儿子,如同登山,刚刚从山脚下登了没多久,曼妙的人生风景才刚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