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作为七上第一课,我讲过两次了,可是没有一次讲得满意的,这一次
前一段时间还梳理了一下教学思路,真正讲了一个课时,还是感到不满意。总觉得讲得太散,太细。这两天又翻了一下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收到启发。打算前两个课时依然不变,用
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2、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作者。
【整体感知】: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请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全文的内容梳理。)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请分别用三个字概括。(老师示范其中一幅图如春草图,并板书。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其他几幅图。)
【当堂小测】
复习本节课所学(3分钟),完成校本第一部分相关题目。
第二课时
【语言品析】
品读课文,寻找文章的语言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语言优美的字、词、句、段,并尝试赏析。(提示:你可以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
引入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的学习;
引入“炼字”的学习;
引入短句、叠词等的学习。
【写法探究】
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图画,完成下面的表格。
图画名称 景物特征 描写角度(顺序) 写作手法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作业】
完成校本剩余部分。
用思维导图归纳《春》一文相关内容。
第三课时
用一个主问题: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司空见惯的景色写得如此可爱动人?归纳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用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总结,为下面的几课打下基础。
力求让学生明白写景散文从哪几方面去赏析,
我们自己如何把景物写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