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二月兰本来是孤独地开放,因为你们的回来而显出生机,挺拔翠绿的水杉林依旧高高地耸立,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下来的阳光落在草地、落在脸上、落在心里。
这一次回来,也是历史上“最严回校”, 佩戴口罩、凭校园卡进入、体温37.3℃以下、还要出示健康码、返校码。
这一次回来,也就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你们就要再次离开,那就可能不再回来。
在这两个月里,有两件大事必须解决,一是毕业设计,二是就业岗位。
先谈谈毕业设计。
尽管没有上课,仅剩毕业设计工作,学校对毕业生也有具体的作息要求。
错峰上课、错峰吃饭,毕业生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联系,对毕业设计中期阶段的进程状态进行检修。
不同的人对待学业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家里就蓄力待发,和老师保持“云端”联络,提前或者按照进度将毕业设计一步步进行。
有的人就像“算盘珠”,老师催促一下就动一下,老师没有任务指派,就不会主动去做,更有甚者连算盘珠子都不是,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QQ、微信都处在静止状态,整个人就“失联”,偶尔冒一个泡,也是敷衍搪塞般“快速逃离”。
疫情防控期就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射你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你的行动,决定你的学业完成结果。
终究是从“线上”调整到“线下”,欠下的债总要还,毕业设计老师你还是得见,逃不掉也躲不成,那就赶紧的吧。
若果这个时候你还不抓抓紧,奋起直追,那你6月份的毕业证书可能也会“遥遥无期”。
其实,疫情导致了就业环境的最大变化是淘汰掉低学历低能力的人,对专业性人才和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增高。就业形势的复杂对2020届毕业生来讲,无疑是在原本陡峭的山坡上又增加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竞争激烈。提升学历能力才能提升自身竞争力,毕业设计不好好做,毕业答辩就过不了,毕业证书没拿到,又怎么会有合适的单位呢?
再说说就业岗位。
官媒报道: 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在突发疫情影响下,线下招聘会取消,有些单位裁员,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就业”二字屡次冲向微博热搜,在清一色的疫情热搜中独占一席之位,史上最难的2020届毕业生,岗位减少,用工减少,就业“灾难”啊。
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还不主动出击找岗位,“毕业就失业”也会成真了。
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努力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鼓励更多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面向基层就业,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重点领域的招聘,特别是中小学教师。
教育部也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不打烊,不见面也能招聘,也可签约认定。
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就会有岗位,学院一位大五的建筑学女生,在疫情期间参加云端招聘,网上投递简历近百份,获得数十个面试通知,最终选定了一家单位进行实习。
每年就业都难,今年就业更难,每一个人都难,那就要看你能不能千方百计攻克“难关”。
村上春树说:人在自己的人生上寻求的东西委实是五花八门,但归结起来,是实现自我价值。
读研、就业、创业、公务员、参军、事业编制等,你会有更多的选择权。
在这特殊的时期,离校前的两个月里,机会和挑战并存。
希望毕业生们都能抬头看见月亮,而满天星光总有照亮你未来路的那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