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道德经说什么》14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R十行采集:

1.首先解释了什么叫宠辱若惊,原文解释得很清楚了: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重点是“宠为下”,而不是为上,理解了这一点,后面就都理解了,患得患失嘛。

2.与之相反,宠辱不惊,指对一切事情都能够淡然处之,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境界。历史上这种人都是被人所称赞的。

3.大患若身:只要我们有身体,就有很多的麻烦,大的麻烦,身体代表着利益,所以我们把这个身体当作一个大的祸患。可是这个祸患是谁都摆脱不了的。

4.为什么会宠辱若惊呢?就是因为贵大患若身,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太重要了,把生命看得太重要了,把自己的得失看得太重要了。贵,也就把它看得尊贵。

5.可是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根本就看得无足轻重,烂命一条,这样的人反而更可怕。

6.“贵以身为天下”,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跟天下一样重要。“若可寄天下”,这样的人你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为什么?他首先珍爱自己的生命,可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基础之上,又可以把它奉献出来,为了天下人他可以做出牺牲。这个逻辑是一个“登天梯”的过程。

7.总之,有这种感情,可以为天下人牺牲,付出自己的生命。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才是最高的最好的领导者。

8.声色犬马、厚实重味,这不都是在戕害自己的生命吗?他有了那位置,他只凭着怎么爽就怎么来了,怎么高兴就怎么来了,这不是不爱惜生命吗?一个人真正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跟天下一样重要,他能去这样做吗?能够五色五音,驰骋畋猎吗?不会。

9.勇敢分两类,一种是“无赖式的勇敢”,一种是“有责任的勇敢”。

一行精华: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感受,启发,行动:

1.本章先讲了“宠辱若惊”的现象,然后说明了原因是“贵大患若身”,得失心太重,患得患失了。这已经是很高明的理念了。

接下来老子却笔锋一转,没有说我们应该去修炼得“宠辱不惊”,而是承认“大患若身”的合理性。

其实老子这章的讲述,重点是了“贵”上,即以何为贵,是一个价值观的导向问题。

老子的理念是,贵身是合理的,但更应该贵天下,贵道,贵治理天下之道。

领导者应该“贵以身为天下”,像尊重自己的身体那样,尊重治理天下的规则。

而怎么能看得出一个领导者是否做得到这一点呢?一方面,可以通过他是否贵身来观察,一旦他放纵自己的欲望,不爱惜自己身体,肆意妄为,那就是典型的反面迹象了。

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他是否愿意舍身来观察,为了治理天下,宁愿放弃自己个人的利益和享受。既能贵身又能舍身的领导者,才能寄托天下。

2.简单来说,一个好的领导者,“贵”的层次应该是道>身>欲望(对个人名利追求的欲望),这样,低层次能做到宠辱不惊,高层次能做到寄托天下。

3.对于我来说,通过学习本章,更清晰了自己的方向,就是做到贵身>贵欲望,先做到洁身自好,宠辱不惊,同时不断追求管理之道,领导之道,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小雨读书写作阅读 2,498评论 0 2
  • 一、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
    我来也007阅读 4,466评论 7 19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50评论 1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810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7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