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冬四件套(冰糖葫芦,奶茶,烤红薯,糖炒板栗)沸沸扬扬,在给家里老人网普完之后,也不仅想念四件套之一—糖葫芦啦。
小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卖糖葫芦的老爷爷或者扛着或者骑着车子,手里肘着或车把上绑着一个稻草扎的草靶子,这个草靶子是起固定作用,一般是用稻草或麦秸做成,将稻草或麦秸捆在棍子上,再在外面绑一层塑料薄膜,用来扎冰糖葫芦。往往还远着呢,就听到一声拨浪鼓响,一声绵长的“冰糖葫芦哟~”,便闹着妈妈去买,看着那在太阳下反光还透明薄脆的糖皮,都舍不得掰扯一下,那心情,别提多幸福啦。
后来,每每赶会,赶集都会看到卖糖葫芦的,每年也是必须要来两串,体验体验山楂的酸酸口感加上糖脆的甜甜酥酥,但我从小吃甜的过多容易牙疼,每次,一大串糖葫芦吃完就心满意足啦。
后来,糖葫芦不只是只有山楂一种了,还有加核桃的,加水果的,甚至现在更厉害了,网上出现的有生姜裹糖浆的,大葱的,辣条的……万物皆可裹,就怕想不到。
现在出现的小串的,应该是比较火的,里面夹的绿豆沙,红豆沙,紫薯等不仅味道细腻,一串小小的还不腻还可以尝尝其他口味的,可是一小串三元,个人觉得还得小贵啊,毕竟那么大一串才三元啊。
嘻嘻,今晚本着超市8点半以后都会降价去看看,结果铩羽而归,算了,改日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