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拖延症的看法。看来大数据的结果和我个人的感受是一样的,周围越来越多人(社交媒体也是)一张口就是“我患有深度懒癌”“我是拖延症晚期患者”。从他们表述上看,拖延是一种病。是像癌症晚期一样很难自愈的重病。我很少这么归因,一件事没有顺利完成的原因如果完全是主观原因导致的,那也可以拿来分析。是因为被其他事情吸引去了注意力?还是不知道怎么开始?还是计划有变调整了?有些“拖延”是正常的,比如计划调整。这种情况大可不必有心理负担。正像古典老师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心理比对组的实验结果,有些目标在比对之后发现不切实际,直接放弃是更好的选择。而剩下的2种情况,被其他事情吸引了注意力和不知道怎么开始很可能是能力不足导致的。这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能力才能解决问题了。
我最常见的3个拖延:1、列在工作清单上的待办事项里的某件事(没有截止日期,早做迟做都可以)往往推迟到开始出现不得不做的时候。---属于必要推迟2、在16年年度计划里写着学好吉他,却仍旧处于刚入门阶段。--属于必要推迟,今年重新评估了一下,吉他难度还是太大,不适合现阶段的我,改成尤克里里。3、在“想完成的事情”清单里,写着“学韩语、学日语、学编程”,不过都是远期规划。--属于积极推迟,放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比较可行。
我的一个真性拖延:
高中住宿,周五在准备回家的行李时总会放好几本计划要在家里完成到作业。想着周一来我就又掌握了好多知识。可是往往回到家一放下行李就会打开电视看。然后就一直看到返程。带着原封不动的行李。放到现在那就是偶尔计划周末“干些大事”,结果就是躺了2天。
现在看来我当时拖延,主要还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精力,给自己压力太大。看来拖延就是给我提个醒,安排不够合理啊。
#关于目标要少而精,减少压力#
我一直以来都希望系统的学习劳动法规,但除了日常遇到工作问题时会临时研读一下,下班时间始终无法开始(要知道法条的确很磨人)。最近结合“每天三件事”终于开始启动了,每天只要求自己读10分钟左右,目前已读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