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为《桃花源诗》写的序言,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一个世外桃源,尽管写的是一个不存在的理想境界,但是陶渊明却采用了虚景实习写的手法,也真实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如何理解虚和实,是理解好《桃花源记》的关键。
整篇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展开。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情景。这位渔人完全是在无意之中发现桃花源的。“忘路之远近”中一个“忘”,表现了渔人沉浸于打鱼之中,完全没有留意周围的变化。等到他注意到周围不一样时,已是“忽逢桃花林”了。一个“忽”字,写出这片桃花林好像是忽然凭空出现在眼前的,这也为后面再寻而不可得埋下了伏笔。“渔人甚异之”写出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惊讶与意外,“甚”字把渔人把渔人的惊异刻画的更加真实。初见桃花源,桃花源显得很神秘,可是渔人又是那么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桃花源的美景也是如图画一般在我们的眼前铺展开来。第一自然段,就奠定了亦真亦幻的基础。
而二三自然段,写得是渔人在桃花源里面所见到的和经历的事情,写得就更加细致入微了。达到土地房屋、良田美池,小到田间小道、鸡犬相闻、男女老少,都一一描绘出来。人们发现渔人之后的种种表现,陶渊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一一刻画,使人读来大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一切仿佛就是真实地存在的,渔人在这里享受着村民的热情好客,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最后村民的临别嘱托,为桃花源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不能跟外人说呢?明明是说了也没有用,因为渔人出去之后,尽管“处处志之”,可是还是再也找不到了。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不能说的,说了和没说的区别是什么呢?这句话其实体现了村民们的淳朴的愿望,他们不希望受到外界战乱的纷扰,不希望与外界有联系,只愿意过着这世外桃源的生活。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再也没有人找到他们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明明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可是我们读起来感觉非常真实,因为陶渊明把这个地方描绘得很真实,这里的一草一木,土地房屋都历历在目。人们生活劳作的场景也描叙得异常细致:他他们的劳作、他们的穿着装束乃至于他们的申请,都刻画的细致入微。看到这些,很难想象这竟然不是真实存在的,这分明就是活脱脱的一幅乡村美图。既然不存在,陶渊明为什么能够描述得这么细致,而且这么逼真?让我们丝毫看不出有什么破绽?因为,这样一幅乡村图,在他脑海中无数次地呈现。他虽然归隐田园,但是时代的战乱仍然让他揪心。千千万万的百姓正在遭受战争的荼毒,千千万万个家庭因为战争破灭,无数的良田美池毁于战争。所以,这个理想家园虽然在现实中不存在,但是却真实地存在于陶渊明的心灵里。他也如此地渴望现实中有这么一个理想的境地,人人能够怡然自乐,没有剥削、没有战火。所以,他笔下的渔夫返回现实世界之后,处处留下标志,马上告诉太守带人来追寻桃花源,其实正是对现实不满和对理想生活向往的折射。
然而,当人们再可以去找寻时,却再也找不到了。这就像陶渊明在自己的内心所建构的美好的家园,只能存在于他的内心,真实地寄托着他的不满与向往,却永远无法在现实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