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收完后,庄稼人几乎一夜之间就从高沙岭上消失了。他们的忙碌战场已经转移到各家各户的院子里,谷场上。秋夜,村子里家家户户挑起了气死风灯,男女老幼蹲坐在灯下摘花生。奶白色的花生从秧子上摘下来,盛满柳条筐,然后倒在竹席上、草席上,厚厚的铺成一片,秋日的艳阳炙烤着这些白白胖胖的果实,几天以后,果壳呈现出金黄色,捧在手心里摇动时,果实撞击果壳,发出清脆的”哗哗”声。那些晒干的花生再次被堆起来,装进大大小小的麻袋里,多数被送到村里的榨油房,榨出香喷喷的花生油,余料被压成圆盘样的豆饼,那是来年养猪的好饲料。
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工作没有意思,也与他们无关,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张罗,那就是捡花生。
收获后的花生地里,总会留下一些遗落的花生,尤其是趁着夜色收获的地里,这种被遗落的宝贝更多。当庄稼人从地里撤回村中后,这些遗落的花生就成为了”公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意捡拾。
大人们有更重要的事等着做,是不屑于花时间去捡花生的,但孩子们有着大把的时间在田野里闲逛,于是,捡花生很自然就变成了他们赚取糖果钱的”副业”。
二子对这项副业有着其它孩子无法理解的热情。每年秋天,父亲都会鼓励三个孩子捡花生,他会以每斤两角钱的价格收购孩子们的花生。两角钱,等于一斤猪肉的价格了!当然,二子捡花生的积极性不光来源于金钱的鼓动,还在于荣誉感,不知从几岁起,他就蝉联了家中捡花生的冠军!因此,年年当冠军的二子,无论如何都不想失去冠军的宝座,正因如此,在捡花生这项竞赛中,他付出了其它孩子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努力。
连续七八天,每天一大早,二子就挎上小篮子出了村庄,步行四五里地来到高沙岭,一块地一块地进行地毯式搜索。就连那些其它孩子已经捡过的地里,他也不放过,仍要仔细走一遍,时不时用脚踢扒开沙土,看看有没有被埋进沙粒的漏网之鱼。
他这样搜索了几天以后,高沙岭就被他彻底的扫荡过了。当然,多数地方早已被其它孩子扫荡过好几遍了。快到父亲约定的称重的日子时,他估摸了一下,自己的花生大概有三斤多了。
三斤多花生的确不少,盛在一个旧簸箕里,晒在西墙上。二子的簸箕旁边,就是哥哥的花生,也盛在一只旧簸箕里。妹妹的那一捧早就被她吃光了,她可没有两位哥哥的好胜心,也不指望捡花生换钱,她对钱还没有概念。但妹妹对二哥的冠军很上心,每回二哥得了冠军,领了钱,都会送她一颗甜甜的水果糖。于是,妹妹很自觉地变成了二哥的哨兵,二哥出门的时候,她就帮他看着那一簸箕花生,生怕老鼠偷了去,母鸡啄了去,大风刮了去。
这一天,二子刚刚从地里回来,妹妹就慌里慌张跑来告状了。
”二哥,哥哥上午爬上墙头了。”
”奥”,二子不明白这有啥慌张的,自己每天都爬上西墙好几回呢。
”他,好像动了你的花生!”
”什么?他动我的花生了?他不会偷了我的花生吧?”二子警觉了起来。
”好像……是吧。”妹妹不大肯定地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同仇敌忾的同情。
”他,怎么能这样!我告诉姥姥去!”
二子顾不上去检查自己的簸箕,气冲冲就去找姥姥告状去了。那年秋冬姥姥住在儿子家里,平时替大人管理着三个孩子,三个孩子也都听姥姥的话,什么事都听从她的安排。
姥姥听完二子的话,踮着三寸小脚走在前面,二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在后面,一起来到西墙前面。这个时候,妹妹早已把哥哥从邻居家诓回了家。
”二子,你爬上去看看,姥姥脚不行,你爬上去看看,少了没,少了,让你哥哥赔!”
二子得了姥姥的旨意,理直气壮地爬上墙头检视自己的簸箕。簸箕里花生似乎真的少了,尤其是当他看到哥哥的簸箕时,更加确定了:若不是自己的少了,哥哥的怎么会比我的还多?肯定是他偷了我的花生,放进了他的花生里!肯定是这样的!
”少了,姥姥,哥哥的多。”
哥哥立在墙下,抬头望望弟弟,又转脸看看姥姥,一脸无辜地开口辩解: ”我没拿他的,姥姥,我自己捡的。”
但是,姥姥显然不相信哥哥的辩解,二子可是从来不会撒谎的,二子说你偷了,肯定就是你偷了,再怎么狡辩也没有用!
”去,你拿了多少,还回去多少!”姥姥生气地命令哥哥。
”我没拿,真的,姥姥,我自己捡的”。哥哥从到到尾就这一句话。
末了, 姥姥还是命令哥哥爬上了墙头,命令他从自己的簸箕里捧起来一大捧花生放进了弟弟的簸箕里。哥哥一边捧花生,一边哭起来了,一边还是那一句辩解:”我自己的啊,我自己捡的……”
二子望着委屈哭泣的哥哥,突然心虚了起来,自己的花生真的少了吗?他瞅瞅妹妹,妹妹也一脸别扭,好像正在后悔自己告发了哥哥。但是,即使哥哥没有偷自己的花生,二子也没有机会收回自己的申诉了:哥哥已经爬下了墙头,拉着哭腔抹着眼泪,踢踢踏踏走出院子了。
关于这一段公案,二十年后某天,二子在与哥哥酒过三巡之后,突然提起了这件事情,说起了自己的懊悔,差一点后悔地掉下了眼泪。
”真的吗?有这事?我怎么没有一点印象?”哥哥一脸茫然的回答。
这回,二子彻底蒙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