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注意到田野营这个群体,是因为闺蜜的关系。她是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研究生毕业,对人文、社会、精神、家园等课题近乎狂热。在毕业后的一天晚上,闺蜜闲来无事,45度仰望星空,看着星光黯淡的苍穹,她突然下定决心,要从商科转向人文社科,她说是为了理想,许多人却笑她是冲动白目的白羊座。
我倒是挺佩服她……有钱出国留学的。
至于我,只是一个有点爱好文学的水瓶座,有些“神经病”。人类的奥秘让我充满好奇,但是现在的我还太无知。精神常常游离在世界之外但又希望能在世界之内安身立命。人生对我来说是迷迷糊糊恍恍惚惚的。好在我还有一点召唤:这一生还是不能过得太糊涂,尽可能地明白更多道理,起码将来可以做个有点意思的老太太,能引导下子孙:你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啊?而不仅仅是:你将来要做什么职业?打算赚多少钱?
总而言之,志同道合的闺蜜和我,来到了这个田野营的分享会。
那么,什么是田野调查呢?度娘说,它被认为是人类学科的基本方法论,通过对生活的真实体验,研究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需求和社会的构成。简单来说,田野调查就是体验生活。
这次分享会的主题带着“诗和远方”的味道,叫《出走如何改变自我》,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猜想,有一部分年轻人或许是借着下田野的机会,以“社会责任感”为使命,去逃避生活的苟且?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网虫的年轻人接受了许多舆论制造的对于“生活艰难”的定义,并开始对城市充满恐惧,就业恐慌、恋爱恐慌、生存恐慌……本该是积极向着城市、先进学习的社会阶段,已经出现许多人选择后退的情况。加上从主题上来看,“改变自我”更多地是以“我”为中心,他们口中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大概就是一个由头而已?
抛开活动组织者筹划的不足、分享者略显稚气等因素,其中一位分享者的讲话,还是让我觉得收获挺大。
她叫兰洁,一个很有气质的名字。毕业于北大,城市规划专业,服务于河南信阳郝堂村,历时一年。
深入到陌生的农村的环境,对于一个习惯在便利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是一个挺大的挑战,何况当你带着课题深入到村民的家中,一来村民未必能懂你所谓的研究课题和“形而上”的东西,喝口小酒吃口肉可能对他们的吸引力会更大一些,二来一个稚气未褪的学生能得到多少的信任?因此访谈对这个90后女生来说,充满了挑战。
从兰洁的讲述中,可以看到她参与这次田野营的心理和思想的改变。一是面对访谈困难和与室友的小矛盾,经历过内心挣扎痛苦之后,学会了感恩和包容;二是她带来与田野营价值相符的思考—中国农村与城市的现状。
从另一个世界回来之后的态度
这几年有很多电视真人秀节目,光鲜亮丽的明星们来到农村生活,窘态百出,但囿于电视节目的性质,大部分人都还是一副享受的状态,真实的内心os不得而知。最近看《一路上有你》,默契考验环节,节目组问张智霖和袁咏仪,将来老了之后希望定居城市还是农村,两人异口同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城市。透过这些例子引出一个事实:即便是出身在农村的人,到城市生活一段时间之后,难以再适应农村。
从大城市去到农村,离开便利的设施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活动,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更加困难。人往往都是适应富贵容易,适应贫穷较难。
对于兰洁而言也是如此,一年的时间,她难以避免忍受农村的种种“无聊”,如果她跟我们说,以后再也不去那种地方了!表示充分理解。
但是她并没有,反而充满感恩。给这份真善美打满分。
题外话:
参加这次的田野营,除了对这个组织有了初步的了解外,有一点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就是这群年轻人的行动力。下田野其实很辛苦,深入农村,面对各种风俗、文化、人情上的差异,调查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城市把许多人都宠得十分娇气,有些城里孩子可以丢掉”城市病“下乡,勇气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