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正经八百的交朗读作业,所以忍不住想先说下自己是如何与朗读结缘的。
说实话,开始我并不喜欢朗读,也不会朗读。这可能让人感觉意外,就像我加入耘梦朗读小队也非常意外一样。
几个月前的一天,我加入了贝公益,然后被贝公益老大顺手拉进了耘梦家园,我问这是啥群?他说,这是阿孟工程师的群。
晚上八点半,正赶上群里主持朗读节目。我觉得新鲜,便好奇的问了句,群里还有朗读节目?结果莫名的被拉走了,拉去哪儿了?来猜猜。
原来,朗读的领队听到了我视频号里的歌,想让我做主持人,我感觉很懵圈,只好说,我现在嗓子坏了,做不了这个(实话)。
几番推辞没有成功,最后说让我先朗读,再慢慢了解主持。稀里糊涂的,我走上了朗读之路。我这个人虽然懒散,但交给我的事,我还是会尽量认真的完成的。
如果嗓子尚好,我不会觉得有太大压力,可这些年我得了严重的慢性咽炎和慢性鼻炎,是根本没有办法多说话的。
最初的朗读录得很艰难,我通常需要用周末两天才能录出一个并不满意的作品。我一边大量喝金银花水让嗓音不过分沙哑,一边吃凉糖缓解嗓子疼痛。
我念得越久,鼻音越重,越上不来气,不得不念几遍就要休息好一会儿。所以我的朗读并不是在练习技巧,而是反复找嗓子的状态。
念文章谁都会,念好了却太难。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当时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口齿清晰、熟练流畅、不要有错误。至于嗓音和鼻音,是不太可控的,我只能从录好的作品中挑状态相对好些的。
那时文章在指定专集里选,我选的都比较长。念出来7、8分钟,相当的吃力。后来我发现,大家交的作品都比较短,还有一两分钟的,也并不都是从专辑选文。
慢慢的我学会了偷懒。开始念3、4分钟的文章。这样嗓子即使状态不好,也不会过于难受了。再后来,我选择200字左右的诗歌来念,为了充分照顾嗓子,我不再精益求精,同时也感觉更加的兴味索然。
不过,这样散漫的日子已经结束了。由于领队太忙,无暇管理,耘梦朗读小队近期开始由捧个大瓜接管。
朗读小队一下子变得正规起来。一个班级必须要有班主任,学生才不至于混乱,朗读小队也一样。一直都感觉小队是有些松散的,因而大家都很开心大瓜老师的到来。
大瓜老师愿意帮大家共同进步,并对我们有了新的要求,大瓜老师说:
小伙伴们:从本周开始,从基础诵读开始,选康辉版60篇普通话文章练习诵读。每人提交诵读作品,在60篇文章之内,并形成自己当天更文。(按照我昨天发群内模式)。这60篇小短文,不仅熟读,最好读到能背诵。
我喜欢这种严格和负责(我确实欣赏努力、自律且负责的人),但慵懒的我其实不太愿意被束缚。所以我哪会上来就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呢?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What?读名篇?写评文?我哪会写什么文章呀,还是评名篇!心里默默念叨,我只想读喜欢的文章,我只是完成任务,我不想学朗读,我不想写评文。呜呜呜。
眼看着要被踢出自己的舒适圈了,我有点想逃跑,不过我最后还是弱弱的问了一句,是不是必须指定文章?最好能给我安排些散文或随笔。
大瓜老师给我回复了,“萱萱,康辉诵读的这60篇文章里,有巴金散文《繁星》很美,你读读”。我去看了这篇文章,果然很喜欢。
群里除了我,大家似乎都摩拳擦掌的。后来还开始讨论朗读技巧,什么气息啊,前后鼻音啊,丹田之气啊。听的我一脸懵,原来大家懂的这么多,原来大家一直这么认真,原来大家这么喜欢朗读。。。
大瓜老师说,一篇文章在录音前,至少要读上好几遍,并用心理解文势起伏,这样诵读才能不断提高。他每篇文至少读20遍,并挑字词单独练习。弄通文意和结构,修辞,基本上这小短文能背诵下来。他每天五点起来晨读,而且他不仅写文,诵读,唱歌跳舞样样干,精益求精。
我当时真是听掉了下巴,朗读竟有这么多学问。真的有人可以在生活之余做这么多事情,并且如此认真的对待。看来做好任何一件事都非常不容易,这不是光靠认真和蛮力就可以做到的。
之后的朗读里,真有小伙伴读了二十多遍,我开始感觉自己像条颓废的咸鱼。一直以为自己做事很认真,这样比来,好像什么也算不上。
大瓜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带我们,帮我们点评朗读,指导我们的更文,还帮我们把好文推广,为了对的起这份付出,我要努努力才行。
虽然我嗓子不好,不能读太多遍,但有了康辉老师的朗读可借鉴,我可以多听。念不了20次,我就听20次。每念完一次,我就听听自己的不足,不管是语音语调、断句、气息的运用之类。
我认为研究专业老师的朗读,比自己闷头读要强的多。嗓子不好就技巧取胜吧。毕竟,什么样的声音都是声音,又没有太多人说难听不是吗?(除了同事们会取笑我的嗓子,别人对我都是非常包容的)
回头想想,我的确进步了很多。毕竟我以前是一个内向到连语音消息都不敢发的人。并且我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去突破,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都能做好。真心感谢大瓜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和严格。没规矩没成方圆。不严格就难以进步。
虽然对于朗读,我是外行。对于评文,更是没有过。但人总是要有些新的尝试。
下面是作业的文稿。第一次打卡朗读,没有做到精益求精,最后还有两个错误。等我状态好些,时间也允许的时候,我一定会再重录下的。
巴金《繁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当我听完第一遍《繁星》就爱上了,我也喜欢静,喜欢月夜,喜欢星天,喜欢在那一片广阔之下的遐想。全文虽然只有寥寥数百字,但在这种朴实简约的文字中却透露着意蕴之美。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第一段落,写的是从前在家乡。静谧的夜、深沉的黑,繁星点坠其间,给人以宁静与安心。星星深邃而遥远,就像母亲温暖的怀抱。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第二段,写的是三年前在南京。了解了自然科学的知识,投入这大自然的怀抱,再去看星星,就会感觉星星更加的亲切与温馨,像朋友在谈话。有一种光明不处不在的欣喜。
第三段,写的是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就像老朋友一样了。船动星移,摇摇欲坠的星,那样低,触手可及,梦幻又美好。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把繁星比喻成萤火虫,生动又形象,画面感很强。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非常真实且动人的描写,仿佛繁星也有了生命。在广阔的大自然的星夜中,我们感觉到了繁星的亲切与遐想。
最后那个由星星勾画出的在奔跑的巨人,更是让人觉得有趣呢。
第一次赏析名篇,很有一种心中千言却不知如何表达的感觉。不如闭上眼静静的去感受一下吧。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聆听我的朗读,看完了我的长篇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