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丰饶,但这些美德依旧在代代传承。
在生活中,为人父母总是不厌其烦,用朴素的言语,实实在在的行动延续、传达这种美德——不浪费粮食,勤俭节约……。
“哎,对了,对了,把碗里的饭吃光吃净,就是奶奶的乖孙子哦……”幼年时奶奶总是耐心用这样的言语哄着孙男嫡女们不要浪费饭菜。还是吓唬说:现在浪费粮食,赶明死了会被蛆虫吃呢。
“不敢糟蹋五谷粮食,会惹年遭罪的哦!“外婆扒拉着我们碗里的剩米粒,还要求我们把撒落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干净了。
“饭菜剩下了别倒掉,浪费了多可惜!明天我热热吃……“这是居家的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
奶奶、外婆、母亲都经历过国家的困难时期,全民缺吃少穿,饥不裹腹,她们吃糠咽菜,吃树皮,捋树叶与糠捏成窝窝头蒸着吃,还有吃不上饭的有被饿死的……。经历了困难年代的长者们对食物充满了敬畏之感,粮食就是命!所以她们对粮食的那种珍惜之情,是我们难以体会的。掉到地上的馍块儿,她会捡起来吹去上面的浮灰,若无其事的吃掉;有点发霉的饼子,会用刀削去霉点再切片晾晒后吃;剩饭菜从来都不许倒,放到第二天热着吃……。珍惜节约粮食,从来都是身体力行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悯农》是小学课本上的,在小学教材上驻足将近三十年了,意在教育幼童:每一粒谷物里都蕴含着辛苦劳作的汗水,吃饭时当思其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别浪费!
清脆的朗朗诵读,将对粮食的珍惜,刻进孩童懵懂的脑中,印在少年纯净心田间,展现在日常的生活里。这个声音伴随着我们几度春秋,我们用行为尊重田间劳动者的不易,珍惜一餐一饭,文明就餐,杜绝浪费。用言行影响下一代,传承美德。
饭,吃多少就盛多少。妈妈,还剩一点儿饭,我吃不下了,就倒掉垃圾桶吧!不能浪费,留着晚饭时热着吃掉!尽管儿子(童年)不愿意,但还是照做了。他爸爸觉得过于严厉,颇有微词,说我过于苛责孩子。遇到外婆在,她看到外孙撅嘴不乐意,她会帮孩子吃剩饭,我会要求儿子让他把剩饭自己吃了,母亲常抱怨,觉得我不近人情。
小时候,我随着家长春种秋收,干着力所能及的农活。夏季,我在收割完的麦田里捡过麦穗;秋季,我在收割结束的稻田里、玉米地里捡拾过稻穗和玉米……。无休止的弯腰、立起,顶着烈日,被蚊虫的叮咬,汗水淋漓,疲惫不堪,忍着饥肠辘辘,最终捡到一小捆粮食背回家。孱弱的肩膀分担家庭的劳作,历经苦难和艰辛,劳作的不易让我更懂得珍惜粮食的要义。
妈,今天饭菜的量,做的刚刚好。瞧,我们吃的盘光碗净!以后每顿饭就照这个来量做,吃饱,吃好,还不浪费!已是成年的儿子既肯定我的成绩又鼓励我的行为。
师傅,拌面的量减少五分之一,我正常付费。多了我吃不了,浪费啦!
吃多少,点多少啊,吃饭也要量力而行,别“想吃就点,吃不了就倒啊!“
瞧,这是我及家人们的节约粮食之道。
一米一粟来之不易,文明习惯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