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眼底影像,远程筛查,人工智能,大数据服务,医疗健康保险,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基层诊所,
2017年11月18日, “2017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盛大开幕,会上各种各样关于糖尿病的活动,其中人工智能成为本次大会的一个亮点,实时帮助现场众多的观众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已经严重危及生命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我们平时都有接触,很容易引起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长期出现高血糖具有众多危害:导致机体脱水及高渗性昏迷,导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导致胰岛功能衰竭、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降低,导致各种血管、神经慢性并发症,严重情况甚至会影像生命健康,根据IDF统计,2015年我国有13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2017年6月27日,最新一期的国际顶级杂志JAMA上刊登了一篇一篇为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3)(China Chronic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 Surveillance Study:2013)的最新进展。
研究公布了2013年中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以及糖尿病前期的数据,目前,中国正面临着糖尿病带来的巨大负担。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表明,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有50.1%的成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意味着全国有将近5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人工智能助力糖尿病早期筛查
在我国,平均每四个人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但是糖尿病知晓率远远不到50%,许多患者因视力下降、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并发症而就诊查出糖尿病,往往这些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已经超出警戒线。
糖尿病会引起慢性肾病、眼底疾病、周围血管病、心脑血管病等,早期筛查糖尿病的重要性不严而喻,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这导致我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潜在患者,但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以及健康观念不足导致很难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糖尿病防治研究的各个环节,这也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治与康复提供了新方法。
作为我们,从2005年起就开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远程筛查的研究,分别先后于2006年和2009年获得卫生部联合基金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
2014年起创始团队利用自有经费,开始了人工智能对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等慢病和健康大数据的研究工作,去年起更进一步建立了基于眼底影像的糖尿病重大并发症的预警和筛查平台,如今,新一代的云筛查系统和云健康服务系统已经在云上初步部署完毕!
可以把我们专业医生的手和我们的检查技术延伸到全国各地,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把眼底等医学影像传输到云中,进行辅助分析获得准确建议,让患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早期的预防和辅助分析建议!
R筛查可使失明风险降低94.4%,但我国的筛查率还不到10%!发现晚,转诊治疗效果差。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专业眼底阅图医生不但极少,更忙于已发眼病的诊治,无暇顾及大量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人工智能能够使得阅读医生的不足等情况得到改善!
大家知道,国家定义的重大疾病有25类,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已经成为我国首要的致盲眼病,糖尿病肾病(DN)在血透患者中上升至第二位,脑中风(卒中)死亡率已经超过冠心病、恶性肿瘤,成为中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2010年我国有青光眼患者1,500万,70%未诊断;白内障患者5,000万,而且还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这些患者近半数和糖尿病相关!
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糖尿病患者ASCCVD分级预防指南:糖尿病管理首先应该解决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防,而不仅仅以控制血糖为中心!但迄今缺乏风险预测的高效手段!
在移动医疗领域,针对糖尿病等慢病我国有数百个移动医疗APP可以使用,但大都以五驾马车一家抄,或仅仅以血糖为中心,个性化的健康服务难实现,移动健康和健管体检机构用户粘性差。
今天,用于DR筛查的眼底照相机技术已经成熟。DR的筛查有着与糖尿病病情相关并且能够指导治疗的防治指南和诊断标准。
各国的经验已经表明:远程医疗是开展眼底照相筛查的有效办法!
眼睛是全身唯一不用手术就能看到血管和神经的部位!我们的眼底影像平台,除了能够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还能进行DR、DN以及脑卒中等多种重大疾病的预警和健康评估,比如:
高血压分层:能够形成一种新的高血压患者控压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冠心病风险:视网膜血管直径改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卒中风险:视网膜微血管的改变和DR病变可预测脑卒中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视网膜血管变改变病反映肾病疾病风险和特异性;
糖尿病眼病:眼底影像可以进行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成熟度的筛查。
糖尿病控制: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干预基础治疗与激励新方法;
因此,我们通过对脑心血管、眼、肾等靶器官受损害程度做出评估和预后估计,建立健康大数据,实现DR等眼科、DN以及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筛查、预警和转诊,实现健康医疗保险机构的医疗保险控费!
我们的解决方案可以组建批量的第三方眼底影像检测中心,或作为已组建的CT、MR等为主组成的影像检测中心的互补,进行脑卒中、高血压等风险检测!
利用我们具有独到的控糖、控压及治疗效果检测新技术、独有的生活方式干预基础治疗激励新方法,可望大大提高健康体检机构的用户粘性,克服的能实现个性化健康服务、缺乏眼底医生等痛点!
克服现有移动医疗的痛点,率先实现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和O2O闭环!并且可以让移动健康和医疗保险机构之间有更强的合作能力
我国糖尿病患者知情的不到33%,20年病史6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DR产生,在基层诊所通过眼底筛查能够发现5年以上糖尿病优质患者、需要治疗的并发症以及需要转诊的眼科患者,基层医院诊所和养老健康服务以及医养结合的社区服务中心之R筛查可使失明风险降低94.4%,但我国的筛查率还不到10%!发现晚,转诊治疗效果差。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专业眼底阅图医生不但极少,更忙于已发眼病的诊治,无暇顾及大量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人工智能能够使得阅读医生的不足等情况得到改善!
我们的平台技术、市场优势大!分析可知,本项目的市场规模、回报收入与投入或建设规模成正比。健康大数据建立等方面前所未有的突破,经济、有效、完整的解决方案!不排除他人进入,但我们至少具有2-3年时间上的领先优势,成长空间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长久以来,糖尿病患者只关注日常的血糖监测,却往往忽视了眼部检查。糖尿病也会致盲!这绝非危言耸听。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非常容易被“糖友”们所忽视。调查显示,病程15年的老“糖友”,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达63%,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病程的延长而增加。
目前,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24.7%~37.5%。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约1.1亿人,按此推算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约2700万人。随着糖尿病病程越长,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一般而言,到了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让患者几近失明,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眼睛不疼不红,视力也正常,但大多数患糖尿病多年的“糖友”实际上都已有视网膜病变。到了中期,患者会感到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而到了病变晚期,患者往往会发生血管破裂出血或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致盲已不可逆。
“尽管对于视网膜疾病治疗的前沿研究日益发展,但对于众多罹患糖尿病等极有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而言,预防与控制病情,比治疗更重要!”
为了防止糖尿病眼底病变严重化,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这样才能确保在病变初期就能及时解决问题;而针对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则需3个月甚至1个月复查一次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