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沉沉浮浮,没有谁的一生,会如行云流水,一路行走,总是沟壑难填。
遇见了春,旖旎了景色。在春光下与草木相逢,与你相逢,或生命中的各种遇见都值得回味。
1
清晨,身披阳光的余晖,掩门而出。为了生计,早出晚归归,为了生活,四处奔波。
一个人,匆匆,又匆匆。
街灯次第亮起,已是万家灯火。
赶路,披星戴月。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自己的那个小窝。推门而进。
无论生活或工作,或悲或喜,或年底空前忙乱,或静静地坐在那发呆,抑或坐在窗旁读本书,小窝中的那盏灯,终究在某个时刻点亮,心中倍感温馨。
日升而出,月挂而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磕磕踫踫,沉沉浮浮,独自一个人漂泊于红尘。
无论坚强或脆弱,辉煌或落寞,曾经所有过往,最终会孤零零地走入另外一个世界,就如春天的一树花开,花落是不可更改的宿命。
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走过的四季,遇见的人,遇见事,看过的风景………
有些风景是你一瞅,一转身便忘了。
有些人或事,则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刻骨铭心,想忘也忘不了。
时光飞逝,已是暮春。
我想用整个季节,回味某年某月某日、某个小陌的春天;回味那一场与草木花开、花落的相逢;
回味那青石小巷的一袭烟雨,回味那个小村庄、起锅、生火、做饭的炊烟袅袅;
品味生命里每一天,某个时刻的遇见。
品味每一个流逝的春光,把它镶嵌在画里或写进诗里。
春天是一首诗,你就是从诗里走出来的颜如玉。遇见你,是春天中最美的风景,醉了那座山峰,惊艳了整个流年。
春山蔓延,从一首诗走到另一首诗,与春天不期而遇,与草木相逢,与你相遇,是场盛大而又美好的遇见。
2
宋.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陌,忽遇雨。
拿着雨具的仆人已离开。同行者都觉得狼狈。
如果是我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也会感同身受。我还要埋怨老天,抱怨这个仆人,为什么你要先离开呢?
而诗人又是另外一种心态:不管风吹雨打,放开歌喉,吟咏长啸。
即使春寒料峭,即使拄竹杖、穿芒鞋,也大无畏地向前,比骑马还走得轻便。
这种风雨,又值得谁怕呢?坎坎坷坷,历经磨难,但诗人却是闲庭信步,无论睛天,还是雨天。
这也是苏轼的一身写照——豪放。他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一首诗:
遇风雨,遇逆境,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倔强的生命,越挫越勇。
他就如清代·郑燮写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人生路上,或凄风冷雨,或春光明媚,抑或沉沉浮浮,无论冬去春来,还是寒来暑往;
无论季节如何轮换,愿你把自己的生活或人生,过成一首诗。
左手吐露芬芳:诗意。右手连接地气:柴米油盐酱醋茶。
3
杜甫《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如春光下,江山锦绣的一幅美好画卷:春风带来了芳草香,混合着松软的泥土气息。
燕子正忙于衔泥筑巢,而沙滩成双成对的鸳鸯正在沐浴着阳光。
江水碧绿,映衬着鸟儿洁白的羽毛。山川青翠欲滴,野花红艳似火。
诗人到这样的景象,想到的是,今春即将归去。而自己还在外面漂泊,何时才能够归乡呢?乡愁悠然而生。
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就如当年的我意气风发,带着梦与想从家乡出发,决心在外面闯荡一番天地。可现实往往,不尽人意。
吾心在故乡,而身在异地,望着天桥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107国道。望着远处的霓虹灯,万家灯火,哪一盏灯,属于我呢?
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当心灰意冷时,常回家看看,看看那座老屋,看看两鬓斑白父母……
4
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紧捧光阴,懂得失舍,山一程,水一程,有时风,有时雨。
忧伤中,学会坚强。挫折中,学会按受面对。每一场相遇,无论是好的,还是糟糕的,都欣然接受,都是生命的历练。
就如春天来了,花会开一样自然。与草木相逢,与你相遇,或生命中的各种遇见,都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