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朋友认为我现在“不赖” ,顾名思义是“可以”、“挺好”,可指全部,也可指某一方面,回望自己一路走来,喜忧参半,好与不好犹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般的安慰。
由于各种原因,参加工作晚,又加上不是科班出身,接下来琢磨、学习、领悟,让原本愚笨的脑袋更加云腾雾燥不知所云,常常是没有目标,逮住什么做什么,盲目做不总结。时间不等人,在我手忙脚乱的空,时间便悄悄溜走,35岁讲青功赛时间截止,于是我被无情地抛在了时间的分界线外,当意识到严重性已经为之晚矣。
44岁,教育局给了我们中年教师一个机会,让我们讲一次相当于青功赛的课,我欣喜若狂,在评比中如愿以偿,虽然是二等奖,但是有了讲“能手赛”的资格,盼望着来年、感谢着领导……
果然在45岁, 可以讲“能手赛”了,却要在四个老师手里竞选一个指标,年轻人比我优越的多,落选是意料之中,想想自己再差一个月就满45岁了,这个年龄意味着再不讲,就没有机会了,因为它又是“能手赛”的时间界限,我沮丧极了,在渴望领导的垂怜,也期望同事的理解,但是到头来还是被无情地关在“大门外”,不觉黯然神伤。
回顾22年的教学生涯,我一直承担班主任,还相继承担大队辅导员、政教主任、办公室主任,搞活动、整资料……常常是夜以继日,现在看来全是虚缈的工作,没有实实在在把心思放在教学上,曾记得为了整资料,顾不上给学生上课;曾记得忙晕了头,上完课就考试,没有复习时间;曾记得为了给孩子们出作文集,常常是深夜爬在电脑上,盯得眼睛直流泪;曾记得为了完成第二天资料上交,连续五个小时没动地方……过去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不免心中波澜:我到底做了什么?这些虚无缥缈,做了就忘的无用功带给了我什么?只有无尽的劳累与无用的自讨苦吃。
作为教师,没有“能手赛” ,作为同龄人,离晋级遥不可及,“不赖”在什么地方?
当领导赞赏别人呈现公开课,而我在资料的角落里埋头大干,却无人问津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是一个何等不会打扮的人!抹粉的位置严重不对。假如时间可以倒流,假如自己足够聪明,假如自己不老实点……当所有的假如苍白无力,又有多少可以“呻吟”的资本?
现在人们看到我似乎潇洒自在,我把心中的故事、人生的感悟用笔表白,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感染着学生,我有着自己的爱好,用它来冲淡自己的烦恼,这也许“不赖” ,可是殊不知这“不赖”的背后是有多少无人能知的无奈啊!
转眼间人生过半,得失一瞬间,才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得到了什么?
夕阳西下,我们只问自己,今天我收获了什么?问心无愧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