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让我们避免彼此伤害】中原焦点团队段静辉坚持分享637天2021-07-26

        今天学习时,看到这样一句话“见行为生愤怒,见需求生慈悲”,立马觉得奇妙美妙真诚精辟之极。具体的意思是什么呢?当我们看到某个人的行为时,特别是他的行为非常不入我们的眼,被我们认为是不当行为时,我们通常会有情绪,会愤怒,但是当我们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发动理性思考,看都他行为背后心理需求,一颗愤怒的心很容易就柔软了下来,这时候我们往往就更容易跳出对其行为的指责,从而去关注问题的解决。以下,上例子:

      每天两个宝儿的妈妈哄孩子睡觉是每天晚上都要进行的大课题。大的懂事一些了,妈妈们往往会先哄小宝睡觉,之后再去陪大宝。然而,总会有一些不大如人意的事情发生,比如小宝入睡不是那么的顺利,大宝等的不耐烦了,就会过来“捣乱”,妈妈好不容易的哄睡成功很容易瞬间化为泡影,让妈妈心中冒火。有个宝妈是这样处理的——

          晚上到了哄睡时间,妈妈先跟大宝约定好,妈妈先哄小宝睡着,之后,立马过来陪他,在二宝睡着之前,也就是妈妈去陪他之前,请他不要进妈妈的房间。大宝点头同意,妈妈给大宝开好空调,整理好床铺,准备好玩具,走出了大宝房间。

        结果,在二宝快要睡着的时候,大宝悄悄的进来了,一开始很安静,自己在床边做了一会儿,一两分钟后就开始张口说话,并且爬上来又跳下去,二宝被成功弄醒。妈妈非常生气,这马上就要睡着了,还要重新哄,严厉的对大宝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让你在房间好好等着,你怎么又进来了呢?我希望你现在出去。”大宝听了立马不高兴了,不过他还是低着头慢慢走了出去。不过,这并不是结束,当二宝再度快要睡着之际,这次,小家伙砰的一声把门推开了。

          妈妈生气的把他推了出去,并且警告他,如果再进来,就会给他点颜色看看。大宝这下倒是不敢进来了,却故意在外头弄出一些声音,把书摔倒桌子上,把纸巾盒推到地上等等。这次妈妈干脆不理他了,等到二宝彻底睡着了才出来。出来之后看到,大宝坐在沙发上,双手叉腰,气哼哼的看着自己。妈妈尽管当时也非常生气,但是她想到孩子的这些不当行为背后是对妈妈关注的需求,于是妈妈先冷静了一会儿,压了压火,才走上前去抱起了大宝,跟他说“你是不是等妈妈有点着急了?”

        大宝点点头,妈妈继续说,“是不是妈妈让你出去的时候你觉得妈妈只陪妹妹只爱妹妹,你伤心了?”,大宝继续点头。妈妈说“其实不是这样的,妈妈对你和妹妹是一样爱的,妈妈只是觉得你是哥哥,你有能力等一等了,妈妈是想尽快把妹妹哄睡着,然后尽早过来陪你。”。听到这里,大宝的表情已经很缓和了,并且把头埋到了妈妈怀里。妈妈使劲搂了搂大宝,跟他说,“我知道你等着的时候非常着急,觉得时间特别长,你不知道还有等多久。要不你看这样好不好,在你等的着急的时候,你可以进房间看一看,前提是一定要轻轻的,不要弄出声音来,这样妹妹才能睡的更快,我才能更早的去陪你”。这下大宝高兴了,开心的搂紧了妈妈的脖子。并且大宝智慧的小脑瓜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跟妈妈约定了暗号,大宝悄悄打开门的时候,妈妈不需要说话,给他一个暗号就行,竖一个指头代表还没有睡着,竖两个指头代表快睡着了,竖三个指头代表已经睡着了,收到暗号他就回房间耐心的等。

          事情就这么圆满的解决了!

        见行为生愤怒,见需求生慈悲,对他人行为背后心理机制的洞察,让我们更能够避免彼此伤害,更能够进行理智的表达。

          ——案例来源自一位名字叫做朱朱的学习正面管教的妈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