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元朝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其统治者的无能、腐败和对其它民族的歧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坐在皇位上的皇帝根本没有能力治理国家,并对百姓不管不顾,只想享受眼前的荣华富贵。
此外,他手下的大臣也不进取,欺上瞒下。结果,使不太稳定的元朝政权更加岌岌可危。于是,各地百姓纷纷起义,把矛头都指向了元朝政权。
元朝中期,皇帝更迭之多真是令人惊叹。仅从1307年(大德十一年)到1333年(元通元年)的25年间,共有36人坐上了皇位,可他们掌权的时间却很短。表面上看,他们是皇帝,但实际上,他们却在暗地里听命于权贵。
因此,皇帝成了一个真正的傀儡,不能对国家事务作出任何决定,从而导致朝廷纠纷不断。此外,国家经济形势也在下降,广大贫困人口每天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严重程度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最终,酝酿已久的民愤在中原爆发。当时,起义的目的是赶走他们,让汉人重新领导国家。
因为,元朝在战略上没有组织有力的反击,所以,长期的停滞使全军缺乏了战斗力。此外,在中原农民组织起义的时候,朝廷内还在互相残杀。因此,元军的最后失败并不完全是军事能力问题,而是朝廷没有进行有效的政治改革。
相反,朝廷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斗争上,而不是集中在真正的敌人身上,最终葬送了整个元朝。当起义军在当地称王时,朝廷束手无策,没有采取战略措施加以镇压。充其量,它只能假装强加于人,发布几条法令予以谴责,没有任何实质效果。
此外,各地元军都有他们占领的领土,但他们却不团结起来反对起义军。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他们被农民军打败了。
当时,这些被封在外的元代将领,没有为国家服务的决心和勇气。相反,他们都只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还怀有利用战争夺取皇位的野心。这足以证明元朝的实力已近,离朝廷的崩溃不远了。
元朝末代皇帝妥欢帖睦尔长期掌权,他执政三十五年,正是在这个时期,全国动乱,农民起义军起义的浪潮达到了顶峰。正是在这个国家,需要一个有前途的皇帝出来努力扭转局势的时候,他却成为了一朝皇帝。
然而,正是他,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坐在皇位上,任由权贵大臣摆布。当时,他不知道如何发号施令,且公开的命令常常不得不收回。结果,各地的元军不听他的命令,不出兵作战。最终,他们打算把他赶出皇位,立一个新皇帝。
其实,从古至今,无论哪个朝代,在被其它政权取代之前,总有腐败、权力和利益斗争等问题存在。可以说,这是国家灭亡的前兆。
然而,皇帝及其权贵的无能,却直接导致了各地起义形势从最初的低潮到高潮。因为,他们没有抓住进攻的要点,只是在那些不重要的地方花了大量的兵力与起义军作战,但重要关口却没有精兵把守,使起义军很容易控制一个地方枢纽。
另一方面,朝廷不断更换将领,形成了无规则作战的方法。此外,将军和将军有不同的作战方法。试想,如此频繁的换帅,只能打乱原来的作战计划,重新出发。这不仅消耗了自己军队的力量,也给了起义军喘息的机会。
总之,元朝灭亡如此之快,是因为朝廷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起义军的迅速发展。相反,它继续内部分裂,使起义军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力量。此外,元朝拒绝学习汉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经验,在文化和制度上不与汉族合作。最终,朝廷的腐败彻底将这个王朝覆灭了。
参考资料:
【《元史·顺帝纪》、《新元史·惠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