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共至少花了5个小时来一点点分析《大空头》里的台词,碰到不清楚的就记录下来,最后查百度,发现用Google查英文会更合适一些。即使这样,还是一知半解。以下仍然是概念加整个过程的描述。
概念
刘易斯 莱奈瑞: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之父。
不管怎么搞,每笔债券都会收2%的手续费,
风险更高的信贷,称为次贷。
房贷担保证券:
抵押贷款担保证券:英文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的缩写,指以物业按揭(房地产抵押贷款)为抵押品而发行的证券。按揭贷款的现金流及期限差异很大,如果将其分类集中以便发行CMO,即可计算整体现金流及按计划支付利息。参见ABS(有资产担保的证券), CDO(债务担保债券), Securitization(证券化)。
按字面意思来解释便是:以房贷作为抵押品而发型的证券;前提是房贷的正常缴付。
次贷: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在2001年经济衰退发生后,美国住房市场在超低利率刺激下高度繁荣,为经济复苏及其后来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但随着美国住房市场大幅降温,加上利率上升,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导致一些放贷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破产。20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了投资者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健康状况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导致之后几年股市出现剧烈震荡。
贝尔斯登:
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原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市,主营金融服务、投资银行、投资管理。
后被摩根大通收购。
FICO 消费信评:
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 (FICO)将个人信用评级分为五等:优(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不确定(350分以下)。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评分多在620分以下,除非个人可支付高比例的首付款,否则根本不符合常规抵押贷款的借贷条件。
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同一时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收益人的开支的制度。
而以养老保险为例,现收现付制是指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abx指数:专门追踪房贷债券的价值。
中文名称是次级房屋贷款证券价格综合指数,是2005年11月由债务抵押证券市场Markit推出的,由主要次级房贷证券价格按一定加权方式计算出的一个指数(有些像上证指数),是次级房贷市场的“晴雨表”,它上涨/下跌直接与次级房贷证券价格上涨/下跌挂钩。
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合约:让投资人变成大人物,完成散户办不到的高阶交易。当时杰米和查理想凭他们3000万美金的规模跟大银行申请这个合约,结果人家不睬他;最后靠他们之前的邻居本,搞定了。
债务抵押债券经理人,合成债务抵押债券。
大银行跟以投资人为代表的债务抵押债券经理人合伙,左手进右手出,搞了一出合成债务抵押债券,让实际的标的放大了40-50倍。
(可忽略:20个最稳健的房贷证券 2005年3月份 sec mortgage brokerage firm violations)
片子中一共讲了几组人马:
mark baum(马克 瑞恩):
了解沽空美国房产这一消息,起因一次错接电话,然后约jared面谈。在被jared一顿侃之后,并未立刻下决定,而是开始做调查,验证是否真是如此。
第一步,让手下去调查郊区住房,发现房东竟用他家狗的名字申请的房贷,而且已经逾期了90天;第二家,里面没人,房间里到处是逾期催款的账单,而且游泳池里还养起了鳄鱼。
第二步,他亲自去跟房产中介了解情况,了解下来是房价目前比较稳定,很多人都是因为无法偿付而打算要卖了,然后紧接着又找到房产经纪人,他现在一个月处理60件贷款,申请不驳回。
(四年前只处理10件)。问题:有多少贷款是浮动利率???90%都是。买房子的不问贷款的具体情况?人群主要锁定在新移民,什么都不懂。
房产经纪人推销出去固定利率的房贷赚2000,浮动利率的次贷赚10000。
第三步,跟脱衣舞女了解。
脱衣舞女的信用评级差,多选择浮动利率。(首付低,而且前期有优惠利率,并且经纪人还谎称可以继续融资)
如果房价不涨,你就无法做再融资。
等到优惠利率到期,月交房贷会暴涨2-3倍;就是这样,脱衣舞女买了5套房子。
就这样,马克准备买cds了。这里要提一下,游说马克买cds的jared是如何赚钱的。以下这段是他的原话:
jared:我每个月赔进去将近2000万,老板想要终止业务,他们认为我疯了;当然,违约交易是黑市,所以我来定价;我说多少就是多少,等你来赎回时,我再剥你一层皮;但你赚的是大头,我只是零头。
2007年1月份,jared要求增加170万担保品,这时候,房贷违约率已经很厉害了,但银行就硬撑着。
杰米和查理这哥俩发家靠对赌那些常人认为低风险的东西,从11万,4年到3000万;然后,查理偶然在《格兰利率观察家》发现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
过程中,他们也做了不少深入调查和研究。跟本提他们的看法,然后获得第一层认可;然后过程中发现虽然有房产违约率,但合约持续坚挺,于是他们找到了他哥哥之前的女友在证券交易委员会工作,结果发现形同虚设,于是,更有底气了。
(可忽略:底层违约为8,上层即为零。刚开始买bb级别,后来涨价了,他们开始买aa级)
但到了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破产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来卖了。后来还是本帮忙,卖给了瑞银。
问题来了,跟银行进行对赌,如果银行破产,会是谁来买单?一些大的银行,会直接由政府来埋单,比如贝尔斯登。
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一直都是极小众,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房贷违约不断的情况下,银行依然坚挺,他们受到来自投资人要撤资,被起诉,周围人的质疑。
最后:
michael burry:总收益:26.9亿,涨了489%。
(完全靠自己的天赋,通过数字算出来了,并是最早开始行动的。)
杰米和查理:3000万变成了8000万。
马克瑞恩:总共赚了10亿,自己赚了2亿。
jared vennett:最后赚了4700万。估计收了4-5个点手续费。
里面有句比较经典的话:人们需要权威机构来评级,但他们不根据事实和结果来选择权威机构,而是光靠权威和熟悉感来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