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11”热闹降低了川普的热度,我等对剁手的控制欲极强的吃瓜群众,反而得机会为大洋彼岸的准总统操操心了:凭什么一个“壕”能战胜经验丰富、高贵优雅的希女士呢?
中国式众筹的方法论和川普之赢貌似八杆子打不着,其实仔细想想,还真的如此的同理:
同理一:定义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愿景目标。它不仅饱含激情,还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比如川普“为美利坚民族的再次崛起而努力! (Let's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一句兼容性极强的呼吁,而希拉里则提出“共同变得强大(Stronger Together)”两者高下立见,前者是一句兼容性极强的呼吁,后者则只强调过程。
同理二:关注被忽视的中间群体。大多数投资都追逐大资本,根本不在乎数百万的中产群体,川普则通过激励社会阶级中的失意者,如同中国式众筹的集小钱办大事,实现筹人、筹智、筹资的目标。
同理三:煎烤中的滋滋声,比牛排更诱人。长期从政的希拉里端上来的是一个已经烤好的牛排,但是特朗普提供了更多诱人的煎烤牛排的滋滋声。中国式众筹在浓墨重彩的画笔描绘中,向股东承诺的约定,着眼于目标和结果,而非既定的方案和实施细节。
同理四:把选民(股东)的热情转化为投票(投资)。特朗普用超乎寻常的决心和耐力,每天五个演讲 ,去锁定选民,进而转化为投票;中国式众筹也是同理,参与者不仅想要支持一个赢家,他们还想要支持一个坚信自己是赢家的赢家,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所以,人们看重回报,更在意回报是否出乎意料。
看来,边吃瓜边卖呆,还是能学点东西的,万一用得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