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对我说过一个现象: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你对我们太温柔了/你对我们太宽容了)。你应该对我们严厉一点(我们以前的老师对我们可严厉……)。当时,对学生,我只是说也许是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吧。今天,我想进一步了解什么是严厉、什么是宽容。
我对待学生的方式: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机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力,在遇到班级问题时,应该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每个人能够了解大家的想法,然后再通过集体讨论,形成最后的规则。通过培训、在运城国际学校的熏陶,再加上个人的想法,我认为这样的规则诞生是很好的。既然已经达成共识、形成规则,那么所有人都应该去遵守规则。在是否遵守规则面前,我是很严厉的,学生触犯了规则,我会一直盯着学生接受已经讨论好的惩罚方式,并最终让学生学会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就是我理解的“温和而坚定”。
我没有了解过孩子以前的老师是哪一种“严厉”(或许我应该去了解一下),但在了解以前,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严厉”的概念:老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没有讨论的余地;对学生凶巴巴,面无表情;学生害怕老师……不去对以前老师的方法做过多的评价,我只是想说:这样的方法并不适合我。我主张营造一个民主的班级氛围,每个学生都能够为班级的事务提出自己的建议。
曾经有学生跟我提过:老师,为什么一定要那么按照规则去办事情?就算将来进入社会,触犯了法律,不是还有人情吗?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情在,很多规则慢慢地被破坏掉了。我知道,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也是学生们生活的环境,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面对的环境,他们的耳濡目染。但教育是什么?改变从哪里开始改变?所有的行为均是人力所为,所有的思想都是在人的脑海中诞生,真正的教育需要改变这样的状况,而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从学生时代便树立规则意识、法律概念。通过一代代的改变,这样的现实才可能会有变化。
又有学生提出:老师,这样太铁面无私,将来进入社会不受欢迎、不被认可怎么办?民主的方式诞生的规则,有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对规则的理解与认识,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它,那也就会自觉、自愿地遵守它,当每个人都这么认为的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铁面无私”。当进入社会后,这样的改变必然会遇到残酷的现实,经此教育的学生,对各种现实情况会有更多的理解,会有更多的包容,而不是更多的愤青。在包容与理解之后,他们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去逐渐影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责任去做些什么,同时他们也知道,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改变,需要足够的时间。
那到底什么是宽容,什么是严厉。我所理解的宽容,就是对规则的诞生有尽可能的讨论,对学生违反规则的行为有足够的理解,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期望,让学生内心渴望优秀,渴望卓越,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规则。什么是严厉,严厉就是在学生触犯规则时,严格按照规则执行,没有所谓的“人情”存在,必须监督学生实施完相应的惩罚,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对规则的破坏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当所有人都能够超越规则、追求卓越的时候,也就无所谓严厉与宽容了,他们每个人都会追求自己内心渴望的东西,而不需要外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与监督。此时的老师与家长,也就完全成为一个帮助者,为学生追求内心的渴望提供足够的帮助。
但我也知道,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是很困难的,需要足够的耐心,需要足够长的时间,但又何妨,目前还有严厉与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