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当小孩到一定年纪时,父母也就自觉地开发了讲故事属性。
“你看,这是压路车。它可厉害了,如果道路不平整了,主要它开过去,道路就会变得特别的平坦。”
说完,还得配合着嘴里“嘟嘟嘟”的声音,在地板上推动着压路车。
“不过有一天,压路车也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前面有一块大石头,压路车花了好多力气,从石头上走过来,走过去,都不能把石头压下去。
这时候怎么办呢?
对了,我们还有打地车。——宝宝拿过来——你看,他尖尖的钻头,就能把我们的大石头给粉碎了。这时候,我们再用压路机,就可以把地给压平了。
所以,宝宝,这个故事教会我们什么道理呢?对,要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困难。”
贰
作为最初民间故事传说,小红帽的结局是悲惨的:狼杀死了外婆,还骗小红帽吃了外婆的肉,喝了外婆的血。故事的结尾,狼跳起来就把小女孩吃掉了。没有猎人,也没有happy ending。
不过格林兄弟显然更希望这个故事更为温情、更被大众容易接受,因此小红帽得以在猎人的帮助下,打败了狼,拯救了奶奶。从1812年格林童话第一集出版,到1857年威廉·格林去世,这样的修改一直没有暂停。
而格林童话修改的时代,也正是童年作为人生一个阶段被大众接受、承认的时代,这一变化自然得益于生产、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以及儿童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前的小孩子十几岁就要成家结婚生子甚至掌权执政,因此他们听的读的故事自然也不会很“阳春白雪”。
不过,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既然现代童话强调教育意义,同时注意到儿童在特殊阶段的敏感性,因此刻意淡化了故事的血腥程度,那么,为什么在故事里,狼会被杀害,女巫却必须死呢?
当然,这个答案可以很简单:正如无数电视剧里重复的那样,正义战胜邪恶,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不过在《女巫一定得死》中,作者谢尔登·卡什丹给出的答案是:
童话主角的对立面恰是人的另一面。
在作者看来,所有的童话故事里都包含了童年的七宗罪:虚荣、贪吃、嫉妒、欺骗、色欲、贪婪、懒惰。
虚荣:魔镜呀墨镜
贪吃:面包屑指引的地方
嫉妒:如果这只鞋合脚的话
贪婪:豌豆带来的奖赏
(《女巫一定得死》部分章节名称)
而童话故事的魔力,在于使我们认识到生活本来就是探险的旅程,只有以勇气智慧与波折遭遇偕行,人们才会完成试炼,换言之,对于七宗罪而言,重要的不是去否认它,而是去超越它。
因此,杀死狼与女巫便成为了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重新认识自我,明确成长目标的靶向:《白雪公主》里的继母太过虚荣,《灰姑娘》里的两姐妹太过嫉妒……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算是个合格的童话故事编造者吧。当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玛丽苏那么好,总有人不买账。
叁
按理说,玛丽苏作为观众的心理投射,将善良、勇敢、诚实等众多优点集一身,理应成为大家追捧的焦点,为什么最终却适得其反呢?
除去逻辑上的不合理,最大的原因或许是玛丽苏并没有战胜过邪恶,正如同主角不曾杀死女巫,她只负责美,剩下的交给了命运以及爱他的人。
当人们无法从中获得心理的认可时,玛丽苏也就最多是一次过长的春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