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频繁接触利他思维,相信很多人包括我在思考如何利他,做些什么能利他。表达喜爱之情、赠送礼物、分享自己知道别人可能不知道知识等等。其实利他也可以从说话开始做起。
通过总分方式、直击对方需求的说法方式利他
试想一下,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都有自己的计划,工作目标去完成。除非对方是很近的朋友约好了是一段闲聊,在平时沟通的时候就要为别人着想,怎么说怎么表达才能在节省对方时间的同时把话说明白。
用总分的方式让对方从一开始就掌握所要表达内容的全局,然后看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在思考一开始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总体内容时,从设想对方最在意的事情着手,更能引起对方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也表达的自己的诚意。
在职场这类正式场合,能使用相关的专业词汇和职场惯用语还能凸显自己的专业性。
使用符合人脑接受信息的图形方式交流
座谈对话中人的注意力其实很短暂,一个小时的对话如果不加以记录的话,往往能记住的只是一些感觉和最后几分钟内说的几句话。
自从接触了方格笔记、思维导图,开始有了记录的习惯后,我在参加讲座、培训和座谈会以后都能通过翻看记录加深印象。
昨天我参加了一个3人座谈,过程中尝试记录但是因为桌子很小,又被咖啡杯、托盘、茶壶、食物盘、盐和胡椒占满整张桌子,孩子又经常在我腿上而基本没能记录。过程中就发现很难把控话题,其中一个人R会经常把话题进行不必要的延伸和描述,我在尝试把话题引回来好让给我们意见的人T尽可能多说时,就发现很困难,因为手头没有谈话的关键词,而我的思绪总是被打断。
我认为这是一次比较失败的座谈,思考后决定以后的座谈一定要选择大桌子做,最起码能把笔和纸放下,然后尽可能罗列关键词。这些技能仍然需要不断练习,不过我很喜欢能够掌握谈话内容过程,也特别希望能把别人说过的好话记录下来进行学习。
通过精简自己的语言利他
在谈话中要让对方听得清楚明白,就要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水话或者过于频繁的口头禅。 大学时有个朋友特别喜欢说口头禅“你懂么”,让人感觉既不友好也容易分散我的注意力。跟他说话感觉会很费神费力。
给我们意见的T昨天在说话时,就没有口头禅,句子都比较简短而且直击问题要害。提意见的时候,显然也是经过思考,在很短的时间里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完全没有洋洋洒洒不停下来的意思,让我特别佩服。
在英文国家交流全程就是英文,英文的句式结构确实比较利于大脑的思维方式。很多句式都是在开头点名观点,然后是进行解释说明。比如,I really like your idea, becase......
I am sure they will come to the meeting, because ...... 这类使用because的句式特别特别常见。
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甚至是育儿过程中,使用更适合大脑接受大方式,先给出话说内容的全貌,提前设想对方最在意的东西,图文并茂、精炼语言,就是在用利他的方式去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