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星星点灯项目的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今晚非常荣幸能在星星点灯群里分享我的《日有所诵》课程实施心得,我分享的题目是“《日有所诵》——孩子的诗园”
最近比较流行一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于我们班的孩子而言,诗不在远方,就在《日有所诵》这本书里,就长在他们心上。诗人树才曾说,孩子们本来就懂诗,本来就会写诗。因为他们拥有童心,童心就是诗。我从二年级开始就带着孩子们诵读《日有所诵》里的诗、写诗,给孩子们一个诗意的童年。
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所做所得。不当之处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帮助刚刚起步的我们走得更快、更远。
一、诵读《日有所诵》,让孩子置身美丽的诗园。
《日有所诵》的文本选择从儿童心性出发,二年级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选编的是童谣、国内外经典的童诗和中国古代的五言诗,孩子们非常喜欢。每天早晨的诵读,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诗园。
1、时间安排
我们学校的《日有所诵》的诵读时间安排是在7:30之前,老师没到校时,学生自己诵读,7:30-7:50诵读教体局下发的古诗背诵内容。我偷偷地把自己班的时间给颠倒了,周二到周五7:30升完国旗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读《日有所诵》。不通讲的时候,全班同学轮流到前面领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要知道,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站在讲台前面面对同学们也需要很大的勇气。领读时先把刚学的单元正着读一遍再倒着读一遍,再读前面单元的内容。
2、诵读方法
(1)用手指读:一年级时是一个字一个字点读,现在是一行一行指读。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诵读质量。
(2)配合童诗做动作读:例如《我的马儿真正巧》读到“得儿,驾”时,学生做着甩鞭子的动作读;《火车头》读到“切里咔嚓”时,学生就用手做火车轮子转动的动作读;读《十数对花谣》时就同桌面对面打花巴掌读。这样既调动了积极性,又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童谣诗歌的韵律。
(3)手拍桌子打着节拍读:例如《大家拢来做把戏》《十二月子》《柱子和树子》《孙悟空打妖怪》等节奏感比较强,适合这种方法读。
(4)小组合作读:例如丁云《标点符号》、张秋生的《再见》,正好是4节,我们就分组,一组读一节,读完再交换。
3、品读诗意
二年级的大多数学生在初读这些童谣和诗歌时基本没有问题,一般情况下我先范读,再让孩子们自读。每次我读完,孩子们都会给我掌声,我也会鞠躬对他们表示感谢。这样的师生交流方式仪式感很强,并且能增进师生感情。
诗歌里的个别字、词语孩子不理解,我就引导他们用“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义”的方法去品读。
第十一单元《年龄的问题》中,学生读完 “老师,那么池塘的年龄,是不是画在一圈圈的涟漪里?”,我问:“知道‘涟漪’什么意思吗?”学生纷纷摇头,我就提示“‘涟漪’是谁的?”孩子们大声说:“池塘的!”“那你想一想,池塘里的什么会是一圈一圈的?”有同学马上说:“是波纹!”其他同学都恍然大悟,跟着说:“是波纹,是波纹……”“那诗人为什么不用‘波纹’这个词?”一学生想了想说:“前面说了‘爷爷的年龄写在脸上的皱纹里’,‘皱纹’‘波纹’都有‘纹’,有点重复了。”我马上表扬了他的独到见解。我又让孩子们把“涟漪”换成“波纹”读一读,体会一下,到底是用“涟漪”好还是用“波纹”好?孩子们读后都说用“涟漪”好。
这不?通过交流品读,他们又学了一个新词“涟漪”,体会到了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4、熟读成诵
《日有所诵》选的古诗,大都诗意比较浅显,借助注释教师稍加引领,孩子们差不多就可以理解。上学期的一天,上语文课时,天空洋洋洒洒飘下来了雪花,我就提议,诵读我们《日有所诵》中描写雪的诗,他们立刻背诵出《夜雪》《惊雪》。接着我就给他们说着古诗的题目,他们竟然把诵读过的十几首古诗背诵下来了,小部分没背过的同学也差不多能顺上,这让我很意外,并且古诗也是孩子们午饭后最愿意的写绘的内容。
玩雪时,寒风把他们的鼻子冻红了,他们会笑着说:“冬爷爷捏红了我的鼻子!”,跑着跑着摔倒了,他们会爬起来说:“雪地给我拍照啦!”他们的生活也因为《日有所诵》变得更有诗意了。
二、仿写儿童诗,把孩子引上写诗的道路。
诗是不可教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诗心;诗是必须教的,没有诗意润泽过的童年是不圆满的。
——丁云
1、结合每天早晨《日有所诵》的诵读进行诗歌仿写
我们一年级诵读《日有所诵》时,只是给孩子播放范读、正音,稍难点儿的内容稍做解释。尤其是去年九月份参加点灯人的线上学习后,二年级群的老师们分享着自己诵读篇目的教学方法、开展的活动。我那时才发现,童诗可以这么教。有的老师让学生进行读写绘、有的仿写儿童诗。我觉得仿写不错,这是一个很适合二年级学生“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1)第一次仿写《云》
我通讲《云》这首诗时,随即引导学生:“云,除了是走动的鞋子,它还会是什么?”孩子们瞬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是小鸟,是小马、是小鱼、是蝴蝶……”“那就让我们仿照《云》,写一首我们自己的儿童诗好吗?”学生非常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仿写一首完整的儿童诗。晚上六点,就开始有同学在QQ读书群里发儿童诗了。他们把云看做会飞的小鸟,跑动的马儿,游动的小鱼,飞舞的蝴蝶……
[ 有的同学不想写云,直接写了《雨》《风》《雪》,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杨婧珠同学一口气儿做了两首诗,真是要出组诗的节奏啊!
有的同学一看,别的同学把可写的小动物都写完了,干脆就把云比作了奇怪的眼睛、弯弯的小船、绵延的细雨……真是奇思妙想啊!
(2)仿写《花和蝴蝶》
《花和蝴蝶》是中国台湾著名诗人林焕彰的一首儿童诗,孩子们很喜欢,熟读成诵。中秋节时,张津崧同学仿写了一首《月亮和月饼》
“月亮是圆圆的月饼,月饼是圆圆的月亮。月饼是圆圆的月亮,月亮是圆圆的月饼。月亮是月饼,月饼是月亮。”这首诗把寄托了浓浓思乡情的月饼比作了中秋节的那轮寓意团圆的明月,很有想象力!
还有一个孩子把月亮和小船写到了诗中。
每一首诗都是特别的,他们都是“诗人”!
2、生活化的儿童诗创作
(1)结合节日作诗
去年国庆假期里,“小诗人”范珂馨为祖国母亲的生日作诗一首《如果》。
这首诗被家长用“多彩手账”软件做成了图片发到了QQ空间,我看到后马上转发到QQ读书群里。孩子们纷纷向范珂馨学习,随后创编出了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新年……的诗歌。榜样的力量调动起孩子们写诗的热情!
(2)家长留心记录生活,引导孩子写童诗。
班里学生刘广阔的妈妈在朋友圈里发过这样一段话:孩子经常会问为什么,今天问了个问题我一时没答上来,说考试不好的时候打他,是为了把分打上去?还是把时间打回来?我说都不能,就是为了出出气。孩子说,这样好办,以后打爸爸行了。
我看了之后,觉得挺有意思。我没有想到在学校话不多的孩子,和母亲能有这么有趣的一番对话。我马上在下面评论“可以改成儿童诗,试试吧!”孩子的学习本来就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影响孩子。
很快,刘广阔的《考试后》新鲜出炉了。
“当我考试不好了,妈妈总是打我。我很纳闷儿,打我为了什么?把分打上去呢?还是把时间打回来呢?妈妈说,为了解气!这样没必要非得打我,打爸爸不行吗?”真是一首非常有童心童趣的一首诗!
刘广阔的诗总有他独特的表达,例如这首《落叶》
“天冷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有一片\迟迟不肯下来\我好奇地问\你是想留在家里吗\树叶说\天冷了\我想在上面多拥抱一会儿太阳\给大地\一片温暖的树叶” 他真正地跳出了思维的框架。把迟迟未落的树叶,想象成在上面多拥抱太阳给大地温暖的树叶。童诗最打动的人的地方,就是和我们想得不一样的地方。
(3)带着孩子们亲近自然、迸发创作灵感,写出更有童真童趣的童诗。
去年12月7号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当天晚上,我们这儿下了点儿雪,这么好的诗情我肯定不能放过。早读时间我就带着孩子们奔向操场去玩雪,由于雪不大,打不成雪仗也堆不了雪人,孩子们就在雪地上用手脚作画,开心地跑遍了操场上每一个角落。第一节语文课,我就索性上成了童诗课,有了亲身体验,孩子们专注地思考起来。一会儿就有同学完成了,但大多是“下雪啦!下雪啦!我们玩雪很开心!”之类的,没有诗意的诗。于是我就针对上交的作品单独指导。
张津崧,就是这个在雪地上打滚的小男孩儿。下面就是我和他的谈话: “你为什么在雪地上打滚?”
“我看见雪很高兴,我就想让我的身体都沾上雪。”
“那你滚来滚去,就像在跟雪干什么?”
“拥抱!”
“你全身沾上雪了,像什么了?”
“雪人”
这个孩子很有悟性,就这样聊了几句,一首很有诗意很有童趣的童诗就聊出来了,这几个孩子的诗都是这么聊出来的。
课间操时,雪化了。操场的绿地上到处都是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闪亮。孩子们被吸引了,发出一阵阵惊呼。王一诺用手摸了摸这些晶莹的水珠,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手被雪水打湿了,可她兴奋地说出来的话是:“快看,我的手也亮了!”多么有诗意的一句话呀!她用一双诗意的眼睛发现了生活中的诗意,她的童年便也是充满诗意的了!
三、多样的展示平台鼓励孩子们在写诗路上越走越远。
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童诗在QQ空间里发布,我总是第一时间阅读、在评论区点评、和学生讨论修改。课堂上,让孩子当众大声朗读自己的童诗。为了鼓励孩子们积极创作,给孩子一个展示的空间,我给每一首小诗做了点评和修改打印出来,再贴上孩子们自己的照片,张贴在走廊的黑板报上。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师这么郑重地张贴出来,他们别提多自豪了。这种方式更激发了孩子们继续创作的热情,好诗不断涌现出来。
我们还请家长帮忙,把孩子写过的童诗打印出来,集结成册,记录孩子写诗路上的点滴进步。孩子们骄傲地说:“我有诗集啦!”家长也在朋友圈幸福地晒起了孩子的诗集。
四、通过诵读《日有所诵》,带动了孩子们更广泛的阅读。
1、教室“图书角”,开阔孩子的视野,让他们更敢于想象。
图书角放置的是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的文学类、科普类的童书。我们班的图书由学生自主来管理,每周二周五中午、活动课,同学们就会找图书管理员还书、借书,既锻炼了孩子自主管理能力,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家长们看到孩子爱上了写诗就给孩子购买了不少童诗集,我也把我买的诗集放在图书角,这些书学生可以在课间随时来翻看,不用填借书卡,孩子们都抢着看,每个人看的时候都很爱惜。
2、每周“讲绘本故事”,让孩子从看似简单的故事中领悟深刻的道理。
讲故事的人有时候是我,有时候是学生。他们会投入地跟着图画书猜情节、编对话,跟着故事情节哈哈大笑或是默默落泪。对他们来说,中午听绘本故事就是最幸福的时光。他们还会把在学校听到的绘本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锻炼了孩子的讲故事的能力。
3、学生“自主阅读”,让孩子从一部部经典中感受语言的美妙与神奇。。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算太高、教育理念不够新,我就不断地利用家长会、微信群进行阅读推广,转发权威机构列的分级阅读书目,家长们也渐渐开始重视阅读了,给孩子买了不少的童书。家长不给买的,他们就借图书角的、同学的书看。在校期间,每个孩子都有童书可读。周末时间,家长们也经常带领孩子们去图书馆看书、去书城买书。所以像图片上这样同学偶遇的事情经常发生。
4、家庭 “亲子共读”,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能增进亲子关系。
我们要求家长在家每天至少拿出三十分钟和孩子亲子共读,我还建议他们尝试大声朗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的共读,就是要求孩子和家长在家分角色朗读的,并在读书群发语音片段。孩子们特别积极认真,有时家长很忙,但孩子的主动性带动着他们坚持下来。
5、 “阅读存折”,记录孩子的阅读足迹,鼓励他们不断前行。
在老师的教育影响下,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班级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高,孩子们的阅读量越来越大。每读完一本书,我们就把书目、字数登记在“阅读存折” 上,对孩子来说既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激励,同时也作为我们学校每年一度的“读书小博士”“书香家庭”的评选依据。上一个学期读书最多的学生达到200万字,最少的也有80万字了。
通过诵读《日有所诵》,带动了孩子们更广泛的阅读,愿书香浸润他们的诗意童年。
这半年多来,我带领孩子们从“诵读《日有所诵》——诗歌仿写——童诗创作——爱上阅读”一路走来,参与并见证了孩子们的变化。
孩子们空间里的说说越来越多,原创童诗越来越妙。
在前段时间亲近母语公益组织的“春天里,我想为你写首诗”活动中一位同学获奖。
孩子们的生活也因为读诗写诗而变得越来越有诗意了,我相信从诵读《日有所诵》切入到 “读写结合”的路子是对的,并会坚持走下去。
《日有所诵》是孩子们的诗园,亲近母语研究院和我就是那播种的人,我们把诗的种子在孩子们的童年时种下,让他们拥有一个诗意的童年。长大后,孩子们或许不会成为诗人,但他们学会了用诗意的眼光看世界,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