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洪谦
昨天我反复听了张秀红老师在“写作疗心周六谈”的分享,20多分钟的录音我听了130分钟。中间有几段我是反复的听。她讲述自己从看不起写诗,认为写诗是闲出屁来的人才会干的事情,到今年劳动节期间小长假连续写了8首诗歌,还觉得自己写得好。这种转变可能不是多么惊世骇俗,也不足为奇,但是是她真实的新路历程,给我很多启发。
张老师分享的录音:
http://xima.tv/xy0tpQ
她讲到,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会评判自己的作品。我也有同感,会习惯性的觉得自己写的文采不够好,创意不够新鲜,主题太庸俗,这种时时刻刻的评判一直都在制造阻碍。评判会压抑创造力,会阻碍内心情感与思想的流畅表达。她把这个评判的声音叫做评判之眼。
对于这个评判之眼,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我自己看书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作者不怎么自信啊,罗列这么多的前人的言论才敢羞答答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我看电影的时候,会评判这段情节有些拖沓,还可以更加直接一些。看到别人发的短视频,我会自动的开始分析对方的拍摄设备,相关的经验,会不会取景对焦,有没有考虑到打光的重要性。我时时刻刻把目光放在别人的言行举止,放在人家的作品上。
其实评判是有功能的,评判的功能是一种隔离,一种拒绝。如果不评判,我们就得直接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对方的作品当中蕴含的情感了。情感是容易触动心弦的,这一点我们无法评判,所以我们就抓住外在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进行分析评判,这样可以把注意力从情感上面抽离,其实也是一种逃跑。
在简书上,我经常看到作者发布的碎碎念,包含了当下的深刻体悟,灵感迸发。可惜下方总会有人不去看作者的情绪情感,反倒提醒作者某某句有一个错别字。这是借助评判之眼关闭了情感接受频道。所以我有时候会提醒自己,我正在评判的时候,我是在逃避什么呢?这个提问很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