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恶意》东野圭吾很著名的一部作品,用一天时间读完了。
不同于作者《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其他作品的开始迷雾重重,也不同于东野圭吾一直所用的第三者叙述角度,《恶意》采用了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的方式,开始平淡如水的叙述,除毒杀猫的情节略带惊悚外,并不让人不安,直到野野口到日高家时灯全黑着,才突然觉得危险,可接下来又非常意外地,野野口直接承认了自己是凶手,除了杀人动机,一切都得来全不费功夫。警官加贺恭一郎塑造得很成功,他一次次搜寻证物解读案情时,让人带着些厌恶的情绪觉得是小题大做,杀猫事件先入为主的对日高邦彦的恶意已占据了读者的心,弱势的影子作家野野口修很轻易地赢得同情: 他都这么惨了,又已病得命不长久,奋起抗争一下恶人日高,尽管不该要人性命,但总算也情有可原不是吗?
后来的情形却随着加贺警官的寻访证人变得扑朔迷离,最后揭示的真正结局反转得让人背脊发凉,杀人凶手没错,其余的全是预谋和陷阱,而真正的杀人动机则直接的毫无意义: 我看你不爽而已。
东野圭吾的小说总习惯于有几十年的时间跨度,这次,讲了校园暴力。通过几个已经成人的师生的回忆,从多个角度展示了小学初中的孩子中令人发指的暴力残忍,学生时代的阴影又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如果说《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阐示为了爱人肯毫无保留的粉身碎骨的痴情,则《恶意》描绘了因为怨恨而将人碎尸万段的残忍。
看完《恶意》后,没有另外两部的震惊和悲伤,也没有那种对写作精妙的由衷赞叹,却感慨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剖析的能力。如果说《嫌疑人X的献身》是因渺小而看似卑微的爱而引出大得可以从容赴死的善,则《恶意》却是因为主观的嫉妒和仇视而导致的大得能够恩将仇报的恶。两个极端究竟哪个更接近真实的人性呢?对成年人来讲童年阴影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野野口修是极端的个例,还是普遍存在于茫茫人海中呢?掩卷沉思,竟不寒而栗。好的作品直指人的心灵,东野圭吾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