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中的一粒种子,又或是发育成型的胚胎,他们作为生命个体,或穿透坚硬土石,或经历一番阵痛,方才与光明链接,由此向着光的指引不停生长。这最初的生命,本就是有力量的。
家中的茉莉花已经有几个枝子干枯了,加在稀疏的绿叶中着实难看,我想把枯枝剪去,零星的几片绿叶挂在将要枯萎的细枝上,不知还能不能存活?
认识的那个女孩,毕业就来到了这个三线城市。至今依然觉得自己在这个在全国看来不算大的城市里非常渺小。朗读者里董卿有这样一段总结或许能给她一些激励吧。她是这样说的,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在城市里非常渺小,其实把自己“放大”,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而后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终有一天会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深以为然。
大学毕业以后,她带回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似乎就剩下了一张本科学位证和一张毕业证。穿梭在谁都不认识的陌生城市,内心没有旅游时的那般闲散自在,充斥整个内心的是不安和惶恐,是那种你与这个城市没有任何连接的不安。
最初找工作的日子着实煎熬,因为一个人每天脑子里想的就一件事,找工作。去参加公务员考试,成绩出来,离进面试还差得远呢。去一所学校实习,站在讲台上上了一节岑参的边塞诗,回到办公室后收到的是十六七岁高中生的鼓励和安慰。
带班老师说:你不适合当老师。这句话刺痛神经,但也只能默默听着。一再的挫败之下,她放下所有的奢望,无论如何还得生活,不再想这想那,事情却意外迎来了转机。别人说她那时身上闪着光,那光芒是面对未来,她不会感到恐惧,或许是没有精力去想恐惧这回事吧。心中无名的勇气,让她向着光,带着一丝渴望继续生长,一无所有,无所畏再失去什么。
回想走上讲台的这条路,曲曲折折,带了两届学生,能叫上名字的学生还剩下零星几个,所带的成绩大多时候都不理想。她开始恐慌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不知道有人是否也曾这样许过愿,为了某某目标,愿付出所有的努力。上大学时她就这样许过愿。辗转各地的求学之路,见识过各种优秀的人,他们总是自信满满的在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优秀,而低头看自己时,就感到了丑小鸭的内心滋味。
“正向思维,对自己的闪光点,做的好的地方要再加强,一定要自信”、“有目标,有方向,不要去否定自己”在无尽失落的时候,开会时听着这些鼓励的话语,觉得就是对自己说的,内心不禁深深感谢这如阳光般的善意。失意时,见面时的一个问候都会倍觉温暖呢。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成长的太过缓慢,转过身竟发现自己还站在原地。不知道日子怎么就会不知不觉过去,而自己在浑然不觉中竟荒废了岁月,不见成长。
2021年八月的月末,她问自己这几年你做了些什么?怎么不见变化呢?
三年,1095天,用带一届学生的时间衡量,过得真是飞快。觉醒这个词形容当下的处境真是再合适不过。解决内心的痛苦,就要直面问题。
那盆快要枯死的茉莉花,它的根在努力吸收水分,也在努力向阳生长,她在努力的活下去,更好地活成自己。
那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她不必处处针对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别人的评价依旧会不绝于耳,但在心里愿她开始接纳和相信自己,微笑着,不害怕,让眉头间的愁云消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