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过往经历
1.五年内的四次转变
我是一个在5年间4次换行业的职场大白。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旅行社做了4个月的销售助理,比较可惜的是连试用期都没过;第二份工作是在酒店行业做了1年的管理培训生,然后在地产行业做了1年的工会管理;之后又回到原酒店工作做了1年的前台接待;第三份工作是主动离职换行到零售行业,做战略任务跟进及会议管理1年多。
如果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可能是这个小伙子工作换的也太频繁了吧,平均1年就换一个工作。因为按照传统思维:第一份工作最好能够在1个单位待2年以上,不管从职业发展还是工作习惯养成都是好的。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那么我该怎么办?
2.拥抱变化积极转变
在旅行社工作的第一个月,我就成功的做出了5w的销售业绩,然而失误在百人旅行团组团中的一个小问题,没能转正;在酒店工作中,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调到上级地产公司,并且成功;在地产工会1年成功组织了多次活动,并获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将于第二年调档案,但最终是地产公司被集团总部出售;回到酒店工作,本应是行政人力岗,结果被安排到了酒店前台做接待,我也做到自己最好,获得了顾客的认可,在此期间我还熟悉了酒店完整的经营流程,并在离职前给根据公司经营数据,给出的改善建议,但没有获得反馈······
在每一次新的工作挑战中,我会根据单位实际状况,结合自己的愿望制定职业规划和工作目标,尽可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在旅行社我学会了行程规划,以及一些省钱小技巧;在酒店我了解了酒店整体运营方式,提升了服务意识以及学习了行政、人力部分管理知识;在地产公司,我学会了活动的组织策划,提升了自己ppt、excel、写作等软实力;而在现在的零售公司,我不仅继续提升了自己的部分专业技能,同时更多的进行了思维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升级,所以我目前的综合能力很全面,但还需要硬实力的提升。
如果是你,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二、成长性思维:源于内在强需求
通过回顾自己的过往经历,我发现成长是源于我想改变,源于我的内在强需求——我想要变的更好,我想要更好生活,我想要自己时间的自由。那么你呢?
1.你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我几乎完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通过我的经历不难看出,我很多时候只能被动接受,但是我是通过拥抱改变,迎接变化进行的调整,不管在做什么,我都能获得同事顾客的认可。因为我一直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我认为:问题不是用来逃避的,是用来解决的,解决不了绕过去,绕不过去就寻求帮助,还不行就提升自己!所以我的强需求就是源于我对未来生活的渴望。
但是由于我的经历,我总想探索新的事物,它带来的问题是:对于已接触的事物,了解深度不够,专业度不够,这是我需要改变的。所以我对自己之后的要求就是精力和注意力的集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程度。
此时的你,是否对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以及自身的愿望、需求有过深度思考?
2.向内追寻与向外对比
当你确认你要改变的时候,需要进行进行思考:你更想改变什么?你为什么想改变?改变后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只有当你明确自己的需求的时候,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让自己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你安于现状,为什么要改变呢?
当你开始改变,那么就可以开启你的第二步:向内追寻自己的真实想法,向外与优秀的人进行对比。
向内追寻自己的源动力,这个动力一定是自己最想达成的,然后明确目标,设定标准。就像我每次挑战新的工作,我都会寻求自身与工作之间的契合点,明确自己的目标,让成长变为自己的源动力。在此期间,我会思考:这个工作可以给我带来什么?我应该怎么做?目标是什么?制定什么样的标准?
向外与优秀的人进行比对,这个人一定是你工作中的成就目标。学习他的方式方法、学习他的思维方式,然后进行比对,因为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你是新人,但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但你并不熟悉工作,所以要先模仿学习,然后进行整合,最后形成自己的方式方法并突破。
3.制定行动计划与时间安排
如果你想变成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除了明确自己的需求,以及向内向外的思考探寻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行动计划和时间计划了,光想不做永远只是想的,光做不想永远不知道对错,所以要知行合一。
我给自己设定了职场计划职场计划分为两部分,①本职工作:做到部门的top1,承担更多的职责,强化专业能力;②私人定制:兴趣爱好专业化;多重身份探索;整合自己的综合能力。时间计划就是半年中每月希望达成的进度,努力去实现,然后不断复盘,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每天进步一点点,终归会达成目标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能所有的计划都会按照计划实现,只要每天有成长就是好的。所以说想要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先要有一颗想要变得更好的心。找到自己的源动力,明确自己的优劣势与目标,最后就是坚持做正确的事。
愿你我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