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就是育己,你就是孩子的榜样,大家好,我是双双,今天给大家分享唐浩明主编的《曾国藩修身之道》。
这本书多为文言文,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完成阅读较为艰难,幸好有唐浩明主编的评语,这才有幸能够通读本书,学习曾国藩的修身之道。全书分八个部分: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曾国藩先生的修心之术,其中在书中,书写笔墨较多的在修身、悟道、国事之上,由此可见曾老先生他对自身要求目标就比常人看得远。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在以目标为方向的修身之道,猫叔说人要有野心,为什么?有野心才会有动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那他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去审视自己。从曾先生的每日四省、戒烟、自省、谨言、修容、静坐中不难看出,先生对自己由而外的要求严格。
那这跟猫叔说的野心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以什么为动力去做一件事情?对我而言是因为能够提升我的认知能力,能够结交不同的人见识不同的世界,因此我会不断活跃在社群里,主动去与人沟通交流,为什么?因为这是我的需求,我的目标,因为对我有用。
修身,有野心才有动力
那在与人沟通学习中,我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与不同人沟通的技巧,学会了和不同人说话,更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时候在同新朋友聊天时,不自觉地会把他们当做聊天很久的朋友,所以在说话上没有去注意沟通的语气,因而碰了很多壁。
第一次,我会以自我为中心,觉得别人不可理喻,我只是简单的礼貌的询问,为啥反应那么大那么生硬。
第二次,学会了换位思考,尝试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知道了对于别人来说,这样突兀地提出要求或者做法,对他们来说没有需求,纯粹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
第三次,主动提前去沟通交流,先侧面了解,然后主动给他人帮助,或者询问别人行家问题,在获得他们解答后,发小红包表示感谢理解,这样给人带来绝佳体验。
因为我的社交野心在,能够链接更多牛人,那如何去认识他们。让更多人知道我,为了实现这目标,必须先主动积极利他,给他人带来好印象。从每天的一言一行中来自省,不断修炼自己强大的内心。
写复盘写反思,想要做到哪方面的成就,那就先去成就他人,野心给我们带来动力。在如今快速高速发展的社会,社群满天飞,人去人来,如果你不能给别人带来一个清晰明朗的印象,未来你给别人的印象也不会更深刻,毕竟人都是懒的,大脑都是懒得,它只看到那个第一名。
悟道,野心中修炼一颗平常心
世间中最可贵的是什么?是金钱?荣誉?还是人?我想这对每一个潜心悟道的人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每天读书学习成长是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心,让家人过得更幸福。
从小到大,不论是家长又或者是老师,都在教我们要学得更好,考得更好,拥有未来更好的人生,可是这真的是我们生活在浩瀚宇宙中这短短几十年所应该追求的目标吗?并不是,虽然我们要让自己有野心去取得行家真理,成为行业内的优秀者。可是世间人物何其多,每天混在人堆里去为了一点点成就骄傲自满;因为一时冲动而自暴自弃,那样也并不是真正的做到“悟道”,“道”这个字很难理解,但又非常容易实现,只要你拥有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你就能够做到真正的拥有。
因为目标我们不断努力拼搏进取,可是有时候就算我们付出百分百努力,也难以收获百分之一的成功,那该怎么办?那就平静的去接受,努力后没有收获,同没有努力没有收获,虽然结果一样,但给人带来的影响确实非常巨大的。
前者付出努力,了解到了自己的能力极限,通过这件事情让他知道,原来这并不是向想象中想到的,凡事只有认真去实践了,才会收获到蜕变带来的喜悦。知命而心定,不在错误的地方浪费时间,重振雄风再接再厉。
后者没有努力,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不敢去尝试,久而久之他用在怀疑自己能力和退缩中生活。未来可能会在不断悔恨中度过一生,无论做什么都容易受到心绪的影响,让自己不能更专注更投入。
确定一个目标,了解自己的能力,调整心态,修炼强大的内心,越战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