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7年为了给刚出生的孩子买保险,被人介绍到保险公司的。算是阴差阳错吧,一直到现在都在做保险销售。
保险销售是好听的说法,一般人都叫“做保险”或者“卖保险”,还有人叫“跑保险”。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跑保险”的叫法,是卖了一份保险之后就跑掉吗?还是东跑西颠的意思?感觉这种叫法本身就带有偏见。
即使到现在,人们对保险的认可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找工作仍然很少有人愿意去做保险业务员,更何况在2007年。
那时候,保险公司开早会,经常会讲国家经济的三驾马车: 保险,银行和证券,用以说明保险的重要性。具体一点讲,保险是国家经济的后盾,没有保险,银行和证券都是屁。换句话说,国家经济越发展,保险越重要。
我对此番言论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持怀疑态度,既然保险那么重要,为什么人们都争抢着去银行和证券公司工作,不愿意到保险公司呢?
时间这个东西可怕之处在于,它会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化解许多问题的疑惑和纠结。
保险销售的客户一般来自三个方面: 缘故,转介绍和陌生拜访。
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缘故客户就是指亲戚朋友和周围认识的人,有起码的信任度,会更容易接受;转介绍就是已经签单的客户又介绍他(她)的亲戚朋友购买保险,因为有前面客户的认可基础,转介绍客户的签单率也很高;陌生客户是相对最难做的,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认可接受,保险业务员的承受力和时间成本都很高。
我们公司有位姓张的业务员,属于女汉子类型,以前做过小生意,到保险公司之后,拜访客户非常勤奋,每个月的业务都排在前三。
张姐曾经分享过她的一次陌生拜访经历,让人很有感慨。
某年的秋天,那天刮大风,挺冷。张姐约访的客户临时有事,让她在楼下白等了半个多小时,只好骑车往回走。
走到一条商业街,看到很多商铺开着门,她想,反正没事,去发发宣传单也不错。
于是,张姐把电动车停在一家商铺门口,拎着包就推门进去了。
张姐进的是一家卖酒的商店,各种各样的白酒啤酒摆得满满当当。天气的原因,店里没有顾客,只老板一人在看电视。
张姐很有礼貌地跟老板打招呼: 你好,我是某某保险公司的保险销售员,这是我的名片。
说着,张姐把准备好的名片双手递给商店老板。双手递送名片是公司在早会上反复强调过的内容,表示对客户尊重。
那人一愣,明显有不耐烦的表情,接过名片嘟囔了一句: 跑保险的呀。顺手把名片一丢,应该是想扔到旁边的桌子上,结果准头没掌握好,名片很直接地掉到地上。
张姐盯着那人,无名火蹭蹭往上冒。她说如果他能接着捡起来,也许她不会说什么。可是,那家伙根本不理她,毫不在意地继续看电视,好像她不存在一样。
张姐大叫了一声: 喂!你!给我把名片捡起来!
那人吓了一跳,转过头又惊又怒地看着张姐,有点不明所以。
张姐又叫: 你凭什么扔我的名片?!给我捡起来!
张姐近一米七的个头,身材粗壮,典型的山东娘们儿,虎起来自带一股煞气。
那人看她一副要吃人的架势,有点发怵,低身捡起那张名片塞给张姐说: 你吆喝什么呀?走走走,这里不欢迎你。
张姐接过名片,又把名片放到桌子上,用力拍了两下说: 我姓张,和你一样,我卖保险是用劳动赚钱,请尊重我的职业,再见!
说完,昂首挺胸地推门离去。
靠,想象一下张姐当时的姿态就觉得爽毙了!
当然,像张姐这种处理方式,一般人做不到,反正我就不行。第一,个头太矮,第二,没有煞气。就我这短胳膊短腿,叫嚷一句就会让人拿苍蝇拍把我扫出去。
当然,任何行业都会从初级阶段慢慢走向成熟,保险也不例外。现在如果还有人说什么保险是骗人的,骗了亲戚骗朋友,什么防火防盗防保险,我会从心底里嗤笑一声: 够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