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月晨风
生活的循环往复,让我有种措手不及。
25岁明明是一个不算太老的年纪,我却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不知道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还是付出的太少。亦或是都有吧!
我看着闺女抱着比卡丘,一遍一遍的叫着啊求,啊求!把发卡带在自己头上,又带在啊求的头上。幸福和快乐的获得对于你而言,那么简单,那么自然!
明亮的眸子,透着光,那是生命伊始时智慧的光。
看着这一切,我竟觉得似乎这一切好像也都值得,生养孩子本来就是一场付出与欣赏。
最近考完试,带着闺女回到她爷爷奶奶家,准备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嫂子的女儿一一是公公婆婆带的,比我闺女小两个月,那姑娘生的秀气,真的用肤如凝脂来形容。
回到家之后,两姐妹自然是打成一团,可乐呵了,我闺女比较活泼,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总能很快的融入到环境中。而一一却是比较安静的。
姐姐老是喜欢抢妹妹的玩具,妹妹看到姐姐过来,就迅速躲开。
我带着她们两玩的时候,姐姐总是各钟事,她会要求抱抱,让我帮忙找东西,搭积木。而妹妹总是乖乖的坐在旁边看着。
这几天在家里,我听得最多就是,一一真乖,也不哭也不闹。姐姐怎么那么调皮,那么黏人。
我记得之前一一不是这样的,一一也是个很闹腾的孩子,也会打架,抢东西,抢不到的时候,会哭,会咬人。
看到她现在的样子,说实话,我说不出的心疼。
妈妈工作忙,小一一从小就有时送到外婆家带一阵,有时送到姨妈妈家待一会,有时候又送到爷爷奶奶家。
怎样才是一个孩子应该有的状态。不哭,不闹,在家人面前大部分时候是安静乖巧的?
那么我想,孩子是在保护自己,她无法从妈妈那里获得安全感,用自己的“乖巧,懂事,听话”,来获取来自大人的关怀,赞美。亦或是通过压抑自己内心的需求,来迎合大人的喜好,以免受到指责和打骂。
我不知道怎么去定义,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这样一种状态。
孩子,我希望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爱闹腾也行,摔倒了大哭也没关系,只要自己能拍一拍站起来,妈妈愿意给你一个爱的拥抱,打翻了牛奶也可以,只要不是有意为之,妈妈会和你一起把牛奶擦干净。
而不是在你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开始察言观色,用渴求的眼神望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再回头看看大人的表情,得到许可才敢继续,想要拥抱,而不主动的去拥抱。
当然,我没法去评价别人的育儿方式,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但是生下孩子就应该对她负责。
0到1.5岁正是培养安全感的时候,固定的看护人,尤其是妈妈的陪伴,可以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这对孩子而言是受益终身的。
老一辈人带小孩,他们往往就是特别的爱孩子,这种爱过了反而成为一种溺爱,与此同时,他们很容易就焦躁,发脾气,因为带孩子的过程是需要很多的精力和体力的。当他们感到疲惫的时候,往往就会因为孩子的闹腾而发脾气,也许不是有心,但是于孩子而言,他们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保护机制。
发脾气是很正常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有时也会爆发。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控制自己,因为我们明白,不好的情绪这样传递给孩子,对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而老人不一样,他们认为,我打你一巴掌,待会给你一颗糖,你就不哭了的。
当然,有很大一部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以把孩子带得很好,有时候在小区里溜达,看到奶奶带的孙子,有礼貌,懂分享。
我不知道孩子教育的好的标准是什么,但是我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是充满快乐,自由和安全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