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他的真名,你知道的,农村里有好多人都是用贯常喊的来称呼。比如妞她爹,老史孩儿他爸,老末他大。而妞,史孩还有老末都是和我差不多的男女。农村人就是这么智慧,名字顺手拈来,满是乡土味,细品来虽不如白米白面入口的细腻,但却有麦麸稻壳的清香。一方水土生出一方智慧。
从我记事起他就是这个样子。大概一米七的个头,长脸,眼睛细长,终年都是寸发,见人总是眼睛咪起来。因为瘦,额头上是深深的纹路,薄薄的嘴唇翘起来,脸上满是讨好。走路时膝盖并不绷直,双脚拖塌着向前,身子好似不稳,微微前探。
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学校就在村子里,每天都要翻过火车道去学校。火车还是老式的蒸汽车,巨大的车轮,内芯是红色的,粗壮的链条带动车轮滚动,老远就听到呜呜的气笛声,随着洁白的棉花状的白雾腾起,火车呼啸而过,笛声镇耳,声音都好像麻木了。有时候火车司机还会探出头来,对着车窗外的我们笑,好似我们是他旅途中的调剂,殊不知,他对我们来说也好像打开了一扇外面的世界。每次当洁白的棉花状的蒸汽升腾起来,就忍不住抬头看,总是幻想那些童话里的人物会出现,这些给都了童年的我无数的快乐。
所有的大人和小孩都叫他老李学,其实他并不老,甚至比同龄人还显年轻。或许他没有周围人聪明,做事说话又慢了半拍,所以大家一见他就开他的玩笑,语气并无乡邻间的恭敬,说话都是脱口而出,并不多做考虑,这样反倒没了些生份,他在的场合气氛轻松,大家都拿他逗趣,说一通闲话,开开玩笑,笑一场,各自散去。又到了做晌午饭的时间。
关于他有一则笑话,大概就是,有次,他上集市里买鸡蛋,那时鸡蛋比今天要便宜多了。在一个摊子上他问:“鸡蛋多少钱一斤?”卖鸡蛋的说:“一毛二!”他听了认真地说:“不是一毛三吗?人家都卖一毛三的!”这事就被传出去了,大家都说他少根筋,叫他都要逗趣一番。 关于他的事还有一件,也和鸡蛋有关。他把鸡蛋放进火里烤,具体原因不得而知,结果,鸡蛋爆了。
综合上述鸡蛋两件事大家给他做了个宣传语,鸡蛋爆炸一毛三。
未完待徐……